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类地位和自然分布
第二节经济价值
第三节泥蚶养殖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章营养与药用价值
第一节营养价值
一、氨基酸的组成
二、脂肪酸的组成
三、灰分分析
第二节药用价值
参考文献
第三章形态学
第一节外部形态
壳形态变异特征
第二节内部构造
一、外套膜(Mantle)
二、闭壳肌(Adductor muscle)
三、足和缩足肌(Foot and Retracor)
四、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
五、消化系统(Digestjve System)
六、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
七、排泄系统(Excretory System)
八、生殖系统( Reproductive System)
九、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参考文献
第四章生态学
第一节栖息环境与生态习性
第二节对环境耐受能力
一、对盐度适应能力
二、对温度适应能力
三、耐干露能力
四、对氨氮耐受能力
第三节摄食行为
第四节生长
参考文献
第五章生理学
第一节摄食和消化
一、摄食生理
二、消化生理
第二节血细胞和血红蛋白
一、血细胞周期和DNA含量
二、血细胞形态结构特征
三、血红蛋白及抗菌功能研究
参考文献
第六章繁殖生物学
第一节性腺发育与配子发生
一、性腺发育
二、精子超微结构
第二节繁殖季节
第三节产卵与受精
一、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核行为的细胞学观察
二、精液浓度对多精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三、泥蚶(♀)×毛蚶(♂)受精发育与多精受精
第四节变态与附着
参考文献
第七章普通遗传学
第一节形态遗传学
一、泥蚶壳形态性状对活体重和软体部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二、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的估算
第二节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
一、泥蚶染色体检测方法
二、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核型
第三节群体遗传学
一、7个地理群体泥蚶遗传变异的同工酶分析
二、同工酶在泥蚶发育表达方面的研究
三、我国沿海4个泥蚶地理群体遗传变异的SSR分析
四、奉化种群与韩国种群形态特征和遗传结构的差异分析
五、生长性状相关AFLP分子标记的筛选
六、4个快速生长家系的遗传变异分析
参考文献
第八章分子遗传学
第一节转录组文库和EST文库的构建和分析
一、转录组文库的构建和分析
二、泥蚶EST文库的构建和分析
第二节分子标记开发与生长性状QTLs定位
一、基于转录组Singleton和Contig开发EST—SSR标记的差异研究
二、基因组SSR和EST—SSR的开发及比较研究
三、基于转录组的78个多态性EST—SNP标记开发
四、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生长性状QTLs定位
第三节泥蚶生长调控基因的克隆与时空表达分析
一、泥蚶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二、泥蚶Smad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三、泥蚶Smad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四、泥蚶BMP7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五、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 (GRB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第四节泥蚶免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一、泥蚶TIMP基因的克隆和免疫表达研究
二、泥蚶乙二醛酶基因的克隆及时空表达特征分析
三、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四、小热休克基因(sHSP)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五、半乳糖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六、泥蚶蛋白质代谢基因LAP3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参考文献
第九章环境生物学
第一节三唑磷对泥蚶的毒性
一、三唑磷在泥蚶体内的积累和消除规律
二、三唑磷对泥蚶急性毒性及血清SOD、CAT酶活性的影响
第二节重金属对泥蚶胁迫作用
一、泥蚶对重金属铜、铅、镉的生物富集动力学
二、重金属对泥蚶的毒性效应
参考文献
第十章人工育苗
第一节育苗场址选择及规划
一、场址选择
二、总体布局
第二节苗种培育室和饵料培育室
一、苗种培育室
二、饵料培育室
第三节配套供电、供热、供气设备设施
一、供电系统
二、供热系统
三、供气系统
第四节水处理和供水系统
一、蓄水沉淀池
二、砂滤装置
三、供水系统
四、其他仪器设备和物品配备
第五节饵料及培养
一、适宜单胞藻饵料筛选
二、饵料培养
第六节亲贝选择与培育
一、亲贝的选择
二、亲贝培养
第七节催产与孵化
第八节幼虫培育
第九节幼虫变态附着和稚贝培育
第十节运输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养殖技术
第一节一般养殖技术
一、养殖场选择
二、蚶苗放养
三、日常管理
四、收获
池塘蓄水养殖技术
泥蚶与虾混养技术
一、场址选择和池塘条件
二、苗种放养
三、养殖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