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旅游是否能够实现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取决于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是否得到科学开发和保护;取决于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和开发模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需求、消费水平有了提升,以往简单的开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同时,旅游资源提供方想要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也就更为不易。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但针对其旅游发展路径与开发模式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选择民族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平台,探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与开发模式。本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提高民族地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民族地区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开展针对性的市场宣传和营销活动等,可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本研究依托民族文化、社会学、地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利用文献分析、实践调查、深度访谈、整理分析等研究方法,采用SPSS、AMOS等软件,以深度访谈和2290份实地抽样调研资料为基础,把民族文化旅游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具典型性的大理、丽江为案例地,基于民族文化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的分析、旅游利益相关群体的感知评价,探索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与开发模式。全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民族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研究意义,综述主要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遴选民族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要素,构建感知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国内游客、社区居民、旅游从业人员三个群体对民族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感知评价,深层次探讨民族文化资源各要素与总体感知评价的直接因果关联强度和间接相关因素间的共变关系,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与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