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提出追求大多数人的大幸福这一社会目标开始,政府和企业便开始关注人们的内心感受,着迷于对“幸福”的研究。西方政府投入了上万亿资金来支持各种对人类大脑的研究,“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总值”成为继GDP之后衡量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新指标;大企业纷纷开始雇佣所谓的“首席幸福官”,甚至连身披袈裟的佛教僧人都站到了精英云集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为解决困扰全球的问题提供对策。最终,我们的情感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买卖资源,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专家们正在源源不断地发现新的交易理论和方法。 斯坦福大学神经系统科学家布莱恩·科诺森发现,与购买某物有关的快乐主要发生在想要得到它的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蒂姆·卡塞尔的研究表明,围绕金钱、地位和权力的“成功学”价值观,与更高的抑郁症风险和更低的“自我实现感”成正相关;竞争文化本身也能引发抑郁,它不光给“失败者们”带来痛苦,也折磨着“成功者们”。 盖洛普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劳动力中只有13%的员工是“敬业的”,在北美和欧洲地区,有20%左右的员工“非常不敬业”;美国每年因员工不敬业、不幸福而蒙受的经济损失高达5000亿美元。 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表明,超过1/4的员工缺勤并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因为常见的工作倦怠。 哈佛商学院的研究者们发现,有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将加薪当作一件“礼物”。 通过讲述历史上这些有趣而又极具独创性的研究,作者向我们揭示了关于我们“幸福感”的诸多真相,展现了政府和大企业为向我们兜售幸福所使用的高超技巧。本书启发我们思考生活、工作、情感等方面的个人问题,以及政府和企业行为等方面的公共话题;它让我们开始质疑:我们的“幸福感”究竟是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还是只是受政府与企业操纵的结果? 本书是关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信仰——幸福——令人震惊、充满智慧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