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宽带无线接入综述 1
1.1 宽带无线接入发展现状 2
1.1.1 总体情况 2
1.1.2 移动通信 2
1.1.3 无线局域网 4
1.1.4 移动通信与WLAN的关系 4
1.2 宽带无线接入发展愿景 6
1.2.1 5G――未来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趋势 6
1.2.2 驱动力与市场趋势 7
1.2.3 业务及用户需求 8
1.2.4 典型场景与技术挑战 9
1.2.5 可持续发展与效率指标 9
1.2.6 关键能力需求 10
1.2.7 时间表 12
第2章 LTE/LTE-Advanced技术原理 13
2.1 概述 14
2.2 标准化情况 15
2.2.1 LTE标准化情况 15
2.2.2 LTE-Advanced标准化情况 18
2.3 LTE/LTE-Advanced系统架构 22
2.3.1 基础架构 22
2.3.2 主要接口 30
2.3.3 协议架构 31
2.3.4 移动性管理 36
2.4 LTE/LTE-Advanced无线技术框架 37
2.4.1 发射原理 39
2.4.2 无线帧结构 40
2.4.3 基本物理资源的分配 42
2.4.4 编码、复用与交织 44
2.4.5 物理信道的设计 47
2.4.6 物理层过程 61
2.5 LTE/LTE-Advanced关键技术 67
2.5.1 多址技术 67
2.5.2 MIMO技术 69
2.5.3 CoMP技术 98
2.5.4 载波聚合 113
2.5.5 同频异构网(HetNet) 134
2.5.6 Small Cell/LTE-Hi 143
2.5.7 无线中继 156
2.5.8 终端直通(D2D) 163
2.5.9 授权频谱辅助接入 171
2.5.10 物联网优化 180
第3章 无线局域网技术原理 191
3.1 概述 192
3.2 系统架构 193
3.2.1 系统简述 193
3.2.2 组网方式 194
3.2.3 协议架构 196
3.2.4 技术特征 197
3.3 标准体系 198
3.3.1 核心物理层标准 198
3.3.2 服务质量改善 200
3.3.3 安全机制 201
3.3.4 新业务拓展 202
3.3.5 新频段支持 203
3.3.6 组网协议 203
3.3.7 网络管理 204
3.3.8 外网融合 204
3.3.9 IEEE 802.11标准一览表 204
3.3.10 ISO/IEC标准 206
3.4 物理层原理 206
3.4.1 物理层基本流程 206
3.4.2 物理层关键技术 208
3.4.3 物理层帧结构 222
3.4.4 频率与信道划分 227
3.4.5 子载波映射结构 230
3.4.6 基本物理层参数 233
3.5 MAC层原理 247
3.5.1 MAC层基本流程 247
3.5.2 CSMA/CA接入机制 250
3.5.3 MAC帧结构 259
第4章 5G技术展望 265
4.1 5G概念 267
4.2 5G技术路线 269
4.3 5G技术框架 271
4.3.1 设计理念 271
4.3.2 5G空口技术框架 271
4.3.3 5G低频新空口设计考虑 273
4.3.4 5G高频新空口设计考虑 274
4.3.5 4G演进空口设计考虑 275
4.4 5G关键技术 275
4.4.1 大规模天线 275
4.4.2 超密集组网 281
4.4.3 新型多址 288
4.4.4 高频段通信 299
4.4.5 新型多载波 303
4.4.6 全双工 312
4.4.7 灵活双工 318
4.4.8 M2M技术 326
4.4.9 终端直通技术 330
4.4.10 先进调制编码 333
4.4.11 低时延高可靠 337
4.4.12 频谱共享技术 340
第5章 下一代无线局域网最新进展 343
5.1 下一代WLAN发展背景 344
5.1.1 WLAN主要挑战 344
5.1.2 下一代WLAN标准立项及进展 344
5.1.3 下一代WLAN重要意义 345
5.2 主要场景与技术需求 346
5.2.1 主要场景 346
5.2.2 技术需求 347
5.3 下一代WLAN关键技术 347
5.3.1 OFDMA 347
5.3.2 MU-MIMO增强 353
5.3.3 动态灵敏度控制 355
5.4 IEEE 802.11ax技术框架 357
5.4.1 物理层框架 357
5.4.2 多用户技术 367
5.4.3 MAC层框架 370
5.4.4 共存机制 372
附录A 缩略语 374
参考文献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