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想象力的教学设计:基兰·伊根认知工具理论课堂应用研究》中除了对当前国内研究与实践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对本土化问题并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可操作的预设性理论框架。我曾经设想根据中国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建构一种具有包容性、选择性的基于认知工具理论的教学设计模型,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尽管我在《富有想象力的课堂教学》中已经根据国内情况提出了一些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工具(原则),力图实现认知工具理论的语境转换,但是,现在我却越来越相信:一种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的最高价值在于唤醒教师的创造意识,激活他们的生命活力,给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而不应仅仅满足于直接告诉他们怎样上好一堂课。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这些认知工具一旦被老师们(包括师范生)理解并被吸收整合进他们的教学经验之中,似乎就获得了活泼的生气,在课堂里常常释放出令人惊异的精神活力,创造出别开生面的教学“故事”。因此,认知工具理论的本土化应有两个基本维度:一是理论话语的本土化,一是实践形态的本土化。而这两者必将是互为激发、相辅相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来谈本土化可能还为时尚早。“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我想,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应该是让富有想象力的教育种子播撒在广阔的中国教育的土壤中.让它充分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和人文智慧的养分,把根深深地扎进日常的课堂教学生活之中,让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了解它,喜欢它,并亲自动手去实践它。因此,富有想象力的教育的“本土化”既是理论话语的转换与再生过程,也是教学实践的创造性生成与建构的过程。它不是某个教育理论工作者“闭门造车”勾画出来的思维蓝图,而应是由众多的研究者、实践者、参与者共同谱写的富有想象力的教育生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