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散文随笔外国散文随笔乡愁 中国(卷五)

乡愁 中国(卷五)

乡愁 中国(卷五)

定 价:¥98.00

作 者: 《乡愁 中国》编委会 贾林(译)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丛编项: 乡愁-中国
标 签: 历史 历史随笔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00122152 出版时间: 2016-10-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73 字数:  

内容简介

  《乡愁•中国》收录的100个传统村落,几乎全是经国家文物局等相关机构认定的最具中国特色、最具乡愁气息的传统村落。本套丛书按照这100个村落日出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成10卷。所有图片由摄影师一手拍摄而成,文字均为摄影师深入村落调查、采访、搜集所得。每一个村落的摄影作品和调查报告都会涵盖其整体概貌、特色建筑、手工遗迹、历史遗迹、以及人与村落的关系五大主题。本书所有内容均为中英双语,旨在让中国读者以新的视角去解读村落、品位乡愁的同时,也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打开一扇窗户。本书《乡愁•中国(卷五)》包含了经纬度范围在24°N ~36°N,117°E的10个传统村落:埭尾村、石塘村、理坑村、洪村、李家疃村、沧海村、瑶里村、高岭村、游山村、吉山村。

作者简介

  2015年8—10月,北京出版集团通过新浪图片、《数码摄影》杂志官方网站、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多渠道面全社会海选,征集一部分优秀的乡愁图文作品,并从中选拔出50位优秀选手。在经过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统一培训后,50位优秀选手被派往100个指定的传统村落(选自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共同推进并公布的传统村落保护名单)工作观察、体验、拍摄7-15天,并撰写调查报告,整理成《乡愁•中国》系列图书出版。 《乡愁•中国》编委会陈卫卫 《影映生活》杂志原主编邓登登 《数码摄影》杂志执行主编段岳衡 著名华裔摄影家(加拿大籍)梁子 著名旅行家、作家、摄影家秦大唐 北京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宿志刚 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院长孙海波 著名纪实摄影家解海龙 北京摄影家协会理事、著名摄影家严志刚 新浪网助理总编辑、新闻中心图片总监于云天 著名风光摄影家【媒体评论】在普遍蜕化的乡村景象中,依旧还有一些净土;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中,依旧还有一些静音。撇开种种时代的遮蔽,乡愁依然是一片白云,一汪清泉,一叶扁舟,一念相思;乡愁是打开尘封回忆的钥匙,游子心中柔软的信念。《乡愁•中国》套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古村落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布局合理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的乡土之物、深沉丰厚的文化积淀。这让我们坚信,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乡村尽管已经饱受质疑,但依旧存在过玫瑰色的田园美景,乡民们曾经拥有过拙朴而不灭的传统美德。——《光明日报》

图书目录

01埭尾村
Daiwei Village
02石塘村
Shitang Village
03理坑村
Likeng Village
04洪村
Hong Village
05李家疃村
Lijiatuan Village
06沧海村
Canghai Village
07瑶里村
Yaoli Village
08高岭村
Gaoling Village
09游山村
Youshan Village
10吉山村
Jishan Village
【前言】
乡愁——2013 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后风靡全国的一个词语。据统计,2013 年全国流动人口2.45 亿,其中80% 来自农村,保守估计,每3个农民里就有1个离开农村。在这场城镇化建设中,我们不禁要问:我们要创造什么?又要留下什么?在这一点上,习近平总书记给了我们明确的要求,他提出城镇化建设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既是要求,也是一种担忧,值得每一位爱家、爱国人士关切。
费孝通先生在其作品《乡土中国》中不禁感慨,城镇化建设会不会使我们的乡土本色退化,会不会割断乡村的历史文脉?正是基于“分享乡情,留下乡念,感受乡愁”这一宗旨,我们编写出版了《乡愁•中国》(共10 卷),通过对以“乡愁”为主题的图片展示与文字记录,突显处于历史转型期的中国百姓对往日山水乡景的丝丝怀念,对家乡祖国的浓浓眷恋;通过文化舆论引导,引起全社会对中国传统村落存留状态、生态文明的关注,并使得中国民风习俗中的优良传统得以延续,进而达到农村城镇化保护与发展共赢的目的。
为了面向全社会收集有关“乡愁”主题的图文内容,我们组织了“乡愁•中国”主题征稿大赛,并由著名摄影家解海龙、于云天、段岳衡等人组成评委会。此次大赛通过网络、杂志等多渠道面向全社会海选,初步征集一部分优秀的关于“乡愁”的图文作品,并从中选拔出50 位优秀选手。在经过关于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统一培训后,50 位优秀选手被派往指定的传统村落观察、体验、拍摄7~15 天,每人提交调查报告及拍摄图片。最终,选手们的优秀图文资料被精编成为本套10卷图书。
本次所选村落几乎全是经国家文物局等相关机构认定的最具中国特色、最具乡愁气息的传统村落。全套书共含100个传统村落,按照100个村落日出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成10 卷。所有图片均由选手实地拍摄,文字均为选手根据调查、采访、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撰写而成。每个村落都将突出其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之美,以及其被保护的核心特征。每一个村落的摄影作品都会涵盖整体面貌、特色建筑、人与村落、手工遗迹、历史遗存五大主题, 为了获取这些作品,很多地方不惜动用了航拍设备,只为能让读者以最全面的视角去解读村落,品味乡愁。
乡愁,是一首无法言说的诗,是一幅不可描摹的画;乡愁,是一种无法回归的寻找,是一生都不可停止的守望。在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离开美丽的乡村,走进现代化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古村落、老建筑、老手艺在逐渐消失。原本我们习以为常、嬉戏打闹的村庄成为被保护的对象,而故乡也慢慢成为再也回不去的回忆。
我们愿本套书的出版不仅能唤起您的回忆,更能激起您的思考与行动。
记住乡愁,是每一位中国人的使命。
守护乡愁,是每一位中国人的责任。
让我们用城市规划师周晓影的一段文字,开启对本书的阅读吧:
我家门口有一棵五六十年的梧桐树,春天闻着满树花香,夏天在树下荡着秋千听蝉鸣。不远处,有一个池塘,池塘里小鱼游来游去,池塘边有一块早年留下来的石磨盘,我在那里和小伙伴过家家、捉知了……
【试读章节】
一池碎金照燕脊——埭尾村
红砖瓦,灰白墙,翘燕尾,绕城水,整齐划一的古厝1,高高翘起的燕尾状屋脊,这就是传说中的闽南第一村—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东园镇埭尾村水上古民居群。村庄始建于明代景泰年间,现保存着276座红砖古厝,其中有49 座为明清时期遗留。全村总面积约5.2 平方千米,有800 多户约3000 口居民。
在鸡笼山、大帽山、鹅蛋山3 座大山环抱中的埭尾村是一座理想的宜居家园。整个村落被一条小河环绕,几只鸭子在河面嬉戏,带起一圈圈碧波。河边长着巨大的古榕树,榕树下摆着石板凳。阳光穿过繁盛茂密的树冠,在树下落下一地碎金碎银,增添了几分悠远神秘。三三两两的村民在大榕树下泡茶聊天,仰望蓝天白云,远眺山峦起伏,吹着清风,心情不由得轻松、爽快起来。
这里有一棵高大的跨河古榕,又称卧龙榕,树龄超过300 年。过去埭尾村发洪水时,木板桥常被冲走。正好这棵歪斜的古榕横躺在河流上,就被村民当成了“独木桥”,所以被称作功劳古榕。
在明清两代,埭尾村水上运输发达,来往码头的船只络绎不绝。人们从村口坐船可以一直到厦门码头,把大米、草席等农副产品运送到台湾、厦门、上海等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分支。头前河古码头遗址、南溪码头遗址就是当年水运繁荣的见证。
泛舟溪上,秀丽的古厝倒影被河面的粼粼波光打碎。有的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白发的老人带着孩童在树下玩耍,家家门口放着一排排各色花草盆景,整个村庄洋溢着美好恬静的气息。
一个在外面打工的年轻埭尾村民说,跟热闹的城市相比,他更喜欢家乡。这里有明朗通透的天空,有绽出嫩黄小盏般花朵的桂花树,有青石板铺成的庭院,有眉目慈祥的阿公阿嬷,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他认为,家乡的发展要以质朴的原生态村落为基础去扩展,而不是采取商业化的运作模式。
站在高处俯瞰村庄,一座座古厝比肩依偎,排列得整整齐齐。纵看横看都是一条直线。古厝之间边门对着边门,中间仅隔一米多宽。当边门全部打开,就形成了一条由村头连到村尾的快捷通道。如果你连着敲边门,就可以一路穿厝而过。村民们下雨天不带雨伞跑遍全村也不会淋湿,走的就是这条捷径。
铺着红砖的地面是村民的公共道路,也是村里的公共晒谷场。这里的红砖比常见的红砖大两倍,这种红砖盛行于明代至清代中期。
埭尾村的每座古厝都惊人地相似。形态、大小、格局、朝向近乎一致。若没有村民带路,仿佛进入了迷宫。500多年前,埭尾村的祖先们定下了村子的格局。此后世世代代,村民都恪守古训,遵循先祖的规划,保持了这份宁静、整齐和统一。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古厝群也衍生了新的居住区。不过村民严守先人的遗训,古老与现代之间有鲜明的界限:古宅一律向北,新房一律向南。无论新旧皆为陈姓聚居地,不接受外姓人居住。这种整齐的村落格局蕴含着闽南人特有的一种人文精神,即互相关照守护的宗族传统。
这些古厝群布局对称、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屋顶多为硬山式2。屋脊如燕尾般高高翘起,优美灵动。红瓦屋面,石砌墙体,装饰工艺极为精湛。房屋各个部分大多雕刻着花草、仙鹤、龙凤等吉祥物。材质也分好多种,木雕、砖雕、泥塑,琳琅满目。在埭尾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埭尾厝无埭尾富,有埭尾富无埭尾厝。”可见当地人对自己的住宅感到骄傲。
明清时期,以祠堂、族产、谱牒、祭祖为标志的闽南宗族文化达到高峰,儒家思想在闽南地区转化为平民百姓认祖归宗的日常行为。埭尾村最大的古厝就是陈氏祠堂,有着500 多年历史。祠堂前有一口池塘,因形似圆镜,故称镜河。祠堂正对着形似利剑的大帽山,镜河能反射“利剑”煞气,护佑一方百姓。还有种说法,那两座山峰形如笔架,镜河恰似一方砚盘,所以,村里多出文官。
祠堂前留着10 多米宽的大埕3。平常的农事、大型活动就在这里举办。埕前还留有4 个空着的石制旗杆夹。这是功名旗杆,在古代只有考取功名、外出当官的人才有资格在家族祠堂门口竖立这样的旗杆。
“鹿山献瑞勤读鱼可跃龙门,芝草呈祥乐耕民仍耀祖德”,祠堂门口挂着这样一副对联,赞颂本村人杰地灵,勉励子孙读书上进。堂内摆着一艘龙舟,长20 多米,贯穿了祠堂的前厅和后厅。这艘龙舟提醒后辈,不要忘了当年祖辈们驾着小船在海上乘风破浪的日子。墙壁还靠着一整面墙大小的老书柜,里面陈列着族谱、村志、小说、诗歌等书籍。上面挂着“祠堂书屋”与“祠堂博物馆”两个匾额。
清末民初,村人因为贸易活动而足迹遍及闽东南沿海,甚至到达南洋,陈氏后裔也随之远播到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近年来,一些海外的年轻人会拿着长辈给他们手绘的家乡地图回到埭尾村寻根问祖。他们拍了一些照片上传到网上,让这片古民居声名日渐远扬。
在闽南长大的孩子,他的梦里会有扬帆与海浪搏击的船只,会有榕树掩映中的古厝,会有烟雾缭绕、安详静穆的祠堂……我心安处即是家,埭尾村高高翘起的檐角,能唤起无数人温热的记忆。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