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规程修订说明
1 目的和意义
2 编写过程
3 重要问题说明
3.1 术语
3.2 计量标准
3.3 检定方法
3.4 附录
第2部分 规程解读
引言
1 范围
2 引用文件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术语
3.2 计量单位
4 概述
5 计量性能要求
5.1 固有误差
5.2 重复性
6 通用技术要求
6.1 外观
6.2 光学系统
6.3 绝缘电阻
7 计量器具控制
7.1 检定条件
7.2 检定项目
7.3 检定方法
7.4 检定数据处理
7.5 检定结果的处理
7.6 检定周期
附录A 检定距离的确定
附录B 辐射温度计瞄准方法
附录C 黑体辐射源发射率偏离1引起的测量误差
附录D 高温黑体辐射源玻璃窗口引入的窗口误差的修正
附录E 辐射源尺寸效应
附录F 检定记录参考格式
附录G 检定数据处理举例
附录H 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参考格式
附录J 固有误差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第3部分 相关专题介绍
1 亮度温度和有效波长概念的扩展
1.1 引言
1.2 传统亮度温度及其局限性
1.3 有效亮度温度
1.4 积分有效亮度温度
1.5 有效亮度温度测量的有效波长
1.6 有关亮度温度的术语讨论
1.7 小结
2 辐射温度计的辐射源尺寸效应
2.1 概述
2.2 SSE测量理论
2.3 SSE函数性质
2.4 直接法测量SSE
2.5 测温结果的SSE修正
2.6 小结
3 黑体辐射源有效发射率对有效亮度温度的影响
3.1 概述
3.2 有效亮度温度对实际温度的偏离
3.3 简化的近似公式及其适用性
3.4 小结
4 辐射源的多波长有效亮度温度校准
4.1 优势
4.2 理论基础
4.3 多波长有效亮度温度校准原理
4.4 校准方法
4.5 典型校准结果
4.6 小结
5 辐射源三种溯源方式的特点
5.1 溯源系统图
5.2 影响黑体辐射源的关键因素分析
5.3 三种溯源方式的特点
6 检定装置性能考核与计量标准建立的有关辐射源的考虑
6.1 辐射源直径
6.2 有效发射率及不确定度
6.3 温度均匀性和测点温差
6.4 控温稳定性和控温复现性
6.5 溯源方式选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