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利用来自176个国家石油产品、天然气、煤炭和电力等领域的数据,对世界能源补贴做出了迄今为止*为全面的分析。本书基于22个国家的案例分析以及其他机构的研究成果,展开了“如何进行”能源补贴改革的分析,并对这些国家的改革经历逐个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性陈述,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能源补贴具有广泛的经济影响。虽然补贴旨在保护消费者,但会使财政收支平衡恶化,挤占优先领域的公共支出,抑制私人投资(包括能源领域的投资)。同时,能源补贴鼓励能源过度消费,人为地促进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减少了对新能源投资的激励,并加速了自然资源的耗竭,因此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另外,大部分补贴的收益被高收入家庭得到,加重了不平等。不断增加的能源消费导致全球变暖并引发破坏效应,甚至危及子孙后代。能源补贴现象普遍存在,给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带来了较大的财政和经济成本。从税前来看,2011年石油产品、电力、天然气和煤炭的补贴总额达4 920亿美元(占全球GDP的0.7%或政府财政收入总额的2%)。在石油输出国,补贴成本尤其高昂,占到了全球补贴总成本的三分之二。从税后来看(考虑了能源消费的负外部性),能源补贴更高,达2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9%或政府财政收入总额的8.5%)。发达经济体的税后补贴约占全球税后补贴总额的40%,而石油出口国约占1/3。取消税后补贴以后,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下降15%,并且由于减少全球能源需求而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各国的经验表明,有效的补贴改革需具备六大核心要素:(1)一个能源部门的全面改革计划,包括清晰的长期目标、对改革影响的评估以及与利益相关方的磋商;(2)一个旨在提升透明度的广泛的宣传策略,如发布补贴相关信息以及在政府预算中记载补贴项目;(3)适当地、分阶段地提高价格,根据不同的能源品种有序实施;(4)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从而减少生产者补贴;(5)保护低收入群体的针对性措施;(6)能源定价“去政治化”的制度性改革,如引入自动定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