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兽医科技体系
一、工作机构
(一)兽医科研院所体系
(二)兽医高等院校体系
(三)技术支撑机构
(四)兽医相关非政府组织
(五)兽医高新技术企业
(六)兽医工程中心
二、重要技术平台
(一)国家级实验室
(二)国际参考实验室及协作中心和参考中心
(三)农业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
(四)基础物资储备中心
(五)实验动物种质中心
三、兽医科技管理
(一)兽医科技立项情况
(二)获奖情况
(三)成果转化情况
(四)实验室管理(生物安全/质量体系)
(五)实验动物管理
(六)兽医技术标准化
第二章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一、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研究
(一)禽病
(二)猪病
(三)反刍动物病
(四)马属动物病
(五)经济动物病
(六)鱼类及其他水生脊椎动物病
(七)甲壳类动物病
(八)其他无脊椎水生动物病
(九)宠物疫病
(十)野生动物疫病
(十一)人畜共患病
(十二)外来动物疫病
二、通用技术研究
(一)兽医流行病学技术
(二)种畜禽场疫病净化技术
(三)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
(四)动物卫生信息技术
(五)动物卫生风险分析理论与关键技术
(六)颁布了通用检测和诊断技术标准
第三章 动物产品安全评价与风险评估
一、有害物残留研究
(一)兽药残留研究
(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残留研究
(三)兽药安全性评价
二、致病微生物及其耐药性研究
(一)致病性微生物病原学及检测技术研究
(二)细菌耐药机制研究
(三)细菌耐药性与动物产品风险评估
(四)病原微生物防治新技术研究
第四章 兽医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一、基础兽医技术进步
(一)解剖组胚方向研究
(二)繁殖障碍机制研究
(三)畜禽代谢失衡及其调控
(四)动物应激与免疫的生理调控
二、兽医内科技术进步
(一)消化系统疾病
(二)泌尿系统疾病
(三)营养代谢病
(四)中毒性疾病
(五)小动物内科疾病
(六)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
三、兽医外科、产科技术进步
(一)技术发展
(二)外科病诊治
(三)产科病诊治
四、中兽医技术进步
(一)中兽医动物病症模型的构建
(二)中药防治奶牛主要繁殖病研究
(三)中药治疗仔畜腹泻
(四)牛重要脾胃病的中兽医辨证施治
(五)中药治疗母猪产后缺乳综合征与育肥猪发热
(六)中药治疗鸡球虫病和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七)中药免疫增强剂
(八)中兽医治疗犬病
(九)改善貂毛皮品质和促进貂生长的中药制剂
五、动物福利
(一)猪福利养殖研究进展
(二)家禽福利养殖研究进展
(三)其他动物的福利研究进展
第五章 兽医药品和兽医器械
一、兽医药品
(一)2013-2014年农业部批准的新兽药
(二)农业部新颁布的兽药检验方法
二、兽医器械
第六章兽医科技发展需求与分析
一、需要长期研究的行业重大问题
(一)动物疫病防治关键技术
(二)动物源性产品安全监管技术
(三)新产品开发
(四)战略高技术
(五)疫病防治宏观措施研究
(六)兽药质量控制与评价
(七)兽医应急科研项目
二、需要稳定支持的科技基础性工作
(一)建立动物病原、血清、细胞和化合物库
(二)研制标准抗原、标准血清、标准物质
(三)兽医科技基础数据长期定位调查监测
(四)病原生态学研究
(五)动物环境卫生与福利研究
(六)兽医科技核心应用技术的适用性研究
(七)实验动物/SPF动物标准化生产及检测技术
三、兽医科技对外合作
(一)兽医科技引进
(二)周边国家跨境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合作
(三)主要贸易国无疫评价机制合作研究
四、动物卫生与疫病防控技术体系建设
(一)猪病防控体系
(二)禽病防控体系
(三)牛羊病防控体系
(四)人畜共患病防控体系
(五)外来病防控体系
(六)食源性病原微生物防控体系
(七)兽用生物制品研发及质量控制技术体系
(八)动物药物研发及质量控制技术体系
(九)宠物与经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体系
(十)流行病学与风险评估及防控政策评价体系
(十一)动物产品风险因子识别及控制技术体系
(十二)动物产品安全控制及可追溯技术体系
(十三)兽医基础性工作体系
(十四)实验动物管理与评价体系
表1 已转化成果信息
表2 待转化成果信息
表3 已发布动物卫生标准
表4 已发布屠宰标准
表5 已发布伴侣动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