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本书核心概念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本书核心概念
第一章 全球化进程中的意识形态教育
第一节 全球化理论的意识形态演进
一、意识形态观点的历史“流变”
(一)意识形态观点的历史“意蕴”
(二)意识形态观点的当代“内涵”
二、全球化理论的“意识形态性”
(一)全球化理论的现代性演进
(二)全球化理论的意识形态“工具理性”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与教育的关系
一、意识形态与教育的“浸染”
二、意识形态与教育价值观
(一)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无涉”
(二)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牵涉”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
一、“全球化”理论中的国家利益
二、“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黏合
三、“全球化”意识形态对国家的影响
第二章 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传承
第一节 “宗教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
一、“新大陆”的宗教意识形态教育
(一)殖民地时期的宗教教育
(二)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的“混搭”
(三)政府逐渐接手的大众教育
二、主张“平等”的公民意识形态教育
(一)19世纪初公立教育的兴起与意识形态教育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公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意识形态教育
(三)公立教育的意识形态真的能带来“平等”吗?
三、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
(一)道德教育的缓慢发展
(二)道德与生活世界的剥离
(三)价值观教育的复归
(四)新技术时代的意识形态控制
第二节 美国人的“美国梦”意识形态教育
一、“新”美国《宪法》中的政治权利
二、“美国梦”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演进
(一)保守的“美国梦”:精英教育
(二)“美国梦”的意识形态“新”冲突
三、“美国梦”是全体美国人的梦吗?
(一)关于平等的“美国梦”
(二)关于“新秩序”的美国梦
第三节 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民主图景
一、公立学校宣扬的民主精神
(一)早期公立学校的民主意识形态
(二)公立学校教育目标与现实的意识形态困境
二、“白人至上”的历史传统
(一)自然科学依据中的“白人至上”
(二)社会心理认知中的“白人至上”
三、“例外论”与民主承诺
(一)“例外论”与技术理性
(二)“例外论”与教育神话
四、种族隔离遭遇的“民主尴尬”
(一)种族隔离中的教育意识形态
(二)“种族融合”后的意识形态冲突
(三)种族歧视的持续发酵
第四节 联邦政府的意识形态教育责任
一、内战后民主党政府教育援助的意识形态
(一)学校教育“扩张”运动的意识形态
(二)政府的“进步主义”教育改革的意识形态
(三)持续扩大受教育权的意识形态
二、教育政策与社会变革的意识形态
(一)约翰逊总统的“伟大社会”计划
(二)《高等教育法案》赋予的“更多机会”
(三)“民权运动”的意识形态变革
(四)知识社会的工人“意识形态”转型
第三章 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争论焦点
第一节 学校教育改革中的意识形态之争
一、教育改革中的意识形态:“标准”与“质量”要求
(一)基于“标准”的教育政策及意识形态
(二)教师评价的“高标准”与“低质量”
二、教育改革中的“量化”模式及意识形态焦点
(一)教育理念的意识形态:教育“投入”与“产出”之争
(二)“量化”过程中的意识形态:“事实”与“价值”之争
(三)“量化”之后:“大众意识”与“精英意识”之争
三、教育观念中的意识形态争论焦点
(一)受教育者的语言意识形态转换:“学生”与“学习”的新定义
(二)教育功能的意识形态争论焦点:资格性、社会性和个体性
第二节 学校教育政策的“意识形态”纷争
一、“政治宗教”中的意识形态
(一)宗教意识形态的色彩:“民主党”与“共和党”之争
(二)意识形态分化:“教育”与“党派”立场
二、教育的意识形态目的:“私人”与“公共”之争
(一)属于“私人事务”的教育意识形态
(二)意识形态的现实困惑:“个人”与“公共”的利益观冲突
(三)教育的“进步”和“保守”意识形态之争
第三节 知识社会的学校意识形态“j中突”
一、知识社会意识形态:对“知识”教育的合理诉求
二、知识社会中的“新”意识形态争论
(一)“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
(二)“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
(三)“第三条道路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
三、知识社会中高等教育的“意识形态冲突”
(一)“教学模式”的意识形态转换: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二)“教育结果”的意识形态冲突:“大众化”与“民主化”的矛盾
(三)“教育过程”的意识形态冲突:“效率”与“知识”的矛盾
(IN)“教育方式”的意识形态转变:“灌输”与“交互”模式的冲突
第四章 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探索
第一节 美国教育政策中的意识形态诉求
一、联邦政府的意识形态教育政策
(一)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接管”
(二)联邦政府对教育的大力投入
(三)政府对课程的意识形态操控
二、对扩张的联邦教育管理权的意识形态批判
(一)联邦政府的资金支持及其与公立学校之间的关系
(二)社区学院的“阶级分化”意识形态
第二节 美国教师的意识形态观念影响
一、美国公立学校教师的意识形态特点
(一)教师意识形态的“一致性”趋向
(二)教师意识形态的“差异性”表现
二、美国教师“政治文化”的意识形态性
(一)教师中的意识形态“集体思维”
(二)教师中的意识形态“同质性”
三、美国教师政治观点的意识形态性
(一)教师的意识形态“政治化”立场
(二)教师的意识形态“政治化”过程
四、美国教师教育组织的意识形态抉择:以TFA为例
(一)美国教师选拔的意识形态困境
(二)TFA培养方案的意识形态批判
第三节 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促进公民民主的意识形态教育哲学
(一)公民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二)政治学科中的意识形态教育价值
(三)创建与“政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形态教育文化
二、基于教室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
(一)课程标准和竞选政治的意识形态“胶着”
(二)教室中师生交流的意识形态定位
三、培养“客观”的意识形态教育立场
(一)使用历史案例和模拟练习
(二)使用假设和虚构的例子
(三)传授民主技巧的意识形态教育方法
(四)实证化的政治理论课堂模式
四、基于学生“参与效能”的意识形态教育目的
(一)公民意识形态教育在“政治参与”中的效能
(二)政治“参与效能”的意识形态目标
(三)课外“政治参与”的公民空间:以南达科他州大学为例
(四)课内“政治参与”的民主意识形态教育实践
五、基于家庭和宗教的意识形态教育环境
(一)家庭在意识形态培养中的作用
(二)宗教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
(三)社区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作用
第五章 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及其实质
第一节 “教育平等”与基于“阶级地位”的教育意识形态
一、教育“机会平等”的愿望:目标与现实的差距
(一)公立教育的“平等”神话
(二)可“选择”的教育:促进教育平等的举措
(三)“平等”与“质量”的兼顾:NCLB的保守主义意识形态
(四)制定“高标准”的课程和绩效目标
二、“民主理念”与学校“多元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
(一)“一”与“多”的文化价值困境
(二)种族问题:民主与“多元主义”文化中的“阴霾”
第二节 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国家控制”
一、地方对学校意识形态控制的“退化”
(一)地方控制教育的意识形态“退化”
(二)地方学校整合的意识形态困境
(三)对教育管理的意识形态博弈
二、对教育管理权的意识形态争夺
(一)政府对教育控制权的“集中化”趋势
(二)“择校”和市场意识形态的影响
(三)对学校管理的“私人接管”
第三节 教育“产业化”的意识形态j中突
一、教育的“产业化”意识形态
(一)“隐性”教育和“产业化”模式
(二)“商业文化”对教育的意识形态染指
二、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商业意识形态”
(一)高等教育商业意识形态的驱动因素
(二)高等教育的商业意识形态模式
(三)高等教育商业意识形态模式的局限性
第四节 美国意识形态教育中“文化霸权”的全球彰显
一、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文化”意识形态冲突
二、全球化背景中的美国文化“软实力”
三、基于“国家安全”的意识形态教育政策
四、全球化背景中的意识形态“价值争夺”
第六章 全球化进程中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第一节 意识形态教育的共性研究
一、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
(一)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
(二)增强社会“认知一致性”的重要途径
二、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特点
(一)学校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二)西方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不同策略
第二节 中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探索与借鉴
一、中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主导下的意识形态教育
(二)中国意识形态教育中的问题
(三)新世纪中国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二、美国“意识形态教育”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一)意识形态教育的“显性”与“隐性”的结合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协商”精神
(三)探索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途径多元化
结语:“立场坚定”与“放眼全球”的意识形态教育
一、意识形态教育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二、意识形态教育中“放眼全球”的融人姿态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