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人的精神崇高而神圣 1自序 7兽性 第一章 邪淫 / 2一、禁欲主义应由个人取决 / 3二、纵欲主义则应自觉拒斥 / 6三、合理的态度应该是什么 / 9 第二章 侵略 / 25一、从人性角度透析侵华日军 / 251.恐惧感 / 262.虚荣心 / 283.性心理 / 30二、从否认罪行审视卑劣邪恶 / 32三、日军屠杀较之纳粹屠杀残忍万倍 / 501.暴行手段不同 / 512.实施方式不同 / 533.残虐程度不同 / 55人性 第三章 文字 / 62一、从外来看:文字承载的侧重 / 631.汉字的人格生命 / 632.汉字的灵性归结 / 67二、从内而观:文言、白话的再辨 / 71 第四章 求知 / 83一、“知”的层次 / 83二、“知”的路向 / 861.知识主要作用于客观世界,智慧首要作用于自我更新 / 882.“一无所知”未必愚痴,“无所不知”未必智慧 / 893.知识有新旧,而智慧无古今 / 91三、“智”产生的三基点 / 93 第五章 文化 / 97一、文化的几点特性 / 971.从“本质先于存在”到“存在先于本质” / 982.从“物心偏于分离”到“物心两面并重” / 993.从“一家乾坤独断”到“溪间百花盛开” / 103二、中国的文化精神 / 1091.生命本来圆满,有限即是无限 / 1102.光明自在人心,良知通体遍照 / 1153.知来藏往一体,圆神方智不二 / 1214.“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134三、今天的文化责任:超越东西方 / 1391.批判传统的传统承继 / 1402.反思时代的时代追求 / 1473.超越东西方 / 154神性 第六章 宗教 / 162一、此世界与彼世界:宗教实相之追问 / 162二、天上观与天下观:有无融合之可能 / 1721.天上观:“弃生而生”的出离 / 1732.天下观:“向死而生”的入世 / 1783.天上观与天下观之“忍到不忍”与“不忍到忍” / 186三、神性又何必宗教:放下名相之不同 / 193 第七章 慈悲 / 201一、人间佛教的启示 / 201二、人心至美的构建 / 206 结语:人性会好吗 /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