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头山北部地区为城市建设区,人口密度较大,由于种种原因,市政交通主干道从市区沿山地中部穿越,并且在外围形成若干支干道。总体上,该区域经济发达,人员活动较频繁,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加之,当地居民为扩大果园面积而存在乱砍滥伐现象。因此,加强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天然林植被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保护,已迫在眉睫。早在2007年8月,在深圳市城管局的组织下,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原深圳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开始对田头山地区进行较全面的动植物资源考察和建设方案规划,并于2008年5月提交了考察报告,考查范围主要包括田头山以及周边的自然山体,总面积为32.84km2,并编制了“深圳市田头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考察及保护规划”和“深圳市田头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方案”。2013年,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田头山自然保护区,将保护区面积调整为20km2。2014-2015年,中山大学继续对田头山自然保护区内的苏铁蕨和黑桫椤等珍稀濒危植物群落进行了考察。虽然田头山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缩减,但周围山体与田头山仍然是同一个自然综合体,在生态系统、生物地理、生态廊道上它们仍然是一个整体。因此,《深圳市田头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考察及保护规划》的生物资源部分仍然以起初的32.84km2为基础,补充关于珍稀濒危种的调查资料,并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方案(2017-2032年)提出了若干建议。《深圳市田头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考察及保护规划》共包含八个部分。由于涉及内容广泛,野外工作时间仓促,资料搜集也欠全面,整体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尤以对水文、地质、土壤及社区状况的考察仍欠全面,希望在自然保护区建立后能进一步完善,特别应加强对昆虫资源、药用植物资源、森林生态系统、自然景观等方面的补充调查研究,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