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经济领域的实践中被证明生产效率低下,低效率的经济模式难以承受高福利负担。推行计划经济的前提条件有两点:第1,制订计划的领导应该是智慧超人,能够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问题都考虑到。换言之,制订的计划必须很完美。第2,执行计划的人具有很高的思想觉悟,能够大公无私地开展生产劳动。然而,事实上,制订计划的人不可能做到全能,不可能像上帝一样全能。第3,民众的思想觉悟确实达不到实行计划经济的要求。改革开放前,农民自留地很少,但自留地的粮食亩产量远远高于生产队的平均亩产量。在经济资源非常有限的前提下,利己之心仍然是一切工作推行激励制度的出发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在低层次的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要求广大的职工追求高层次需求,即长期大公无私地追求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这是行不通的。有些人对提及“利己”一词,好像不屑一顾。笔者觉得“利己”是中性词,并非是贬义词,利己并不可恶,可恶的是损人。利己不损人无可厚非。邓小平1987年8月29日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时的谈话中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邓小平还指出,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就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中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使我们头脑清醒,避免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出现“左”“右”两种错误倾向。例如,避免出现以前那种“20年进入共产主义”的不切实际的“左”倾错误。正因为如此,我国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也是历史的必然。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也必然要改革国家保障模式。我国由计划经济通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过程,必须有配套的制度跟上。首先,要有保障人才自由流动的社会保障制度配套。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主体或核心,我国各地区在1986年以后就开始探索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新模式。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到2010年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确定后,各地区加快了社会保险制度与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进程,各级政府首先推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各项改革的有序开展,然后推动农民与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国务院在1997年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