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会,是活跃在山西省晋城、长治、忻州等多个地区的民间乐班,其名称是近代的产物。八音会的演奏以吹奏乐和打击乐合奏为特色,中国历代文献称该种合奏形式为“鼓吹”。现代学者有的延用传统称谓,有的称其为吹打。“上党八音会”因晋城地区为春秋战国时期上党郡之故地而得名。上党雄踞太行一翼,南望中原、北通幽燕,为南北交通之要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上党八音会肇始于何时目前尚无明确记载,但是吹与打结合的乐队形式在晋城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的宋代壁画“露台”表演图,以及二仙庙宋代石刻“队戏图”中已经有所描绘。在信仰与日常生活水乳交融的传统社会中,寄托着人们寻求安宁与幸福的、规模不等的迎神赛社和庙会集日贯穿全年,这种担负着敬神娱人功能的演奏形式至少陪伴着人们走过了千年的沧桑岁月。现今,晋城所辖泽州、高平、陵川、阳城、沁水的各个村庄遍及的八音会仍履行着祀佛敬神、祈福禳灾的社会角色。每逢庙会赛日以及婚丧嫁娶、添丁祝寿的人生仪礼与庆典仪式,都缺少不了八音会的参与,无论是行乐,还是坐乐,激越人心的响器与唢呐声声相和,表演气氛热烈而火爆。乐手们常常不满足于常规的击打与吹奏,站着吹、跳着吹、攀在高处吹,响器抛着打、对着打、翻着花样打。他们在制造着仪式“声场”的同时,不断地使这古老的乐种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上党八音会传统乐队的人数一般为十人左右,有武场和文场之分,素有“七紧八慢九逍遥”之说。所使用的吹奏乐器有唢呐、管子、笙、笛子,打击乐器有鼓、锣、镲、小锣、叫钩、梆子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曲牌及表演形式的不断丰富,又逐渐加入了胡胡、头把、二把、板胡、二胡等拉弦乐器和三弦、阮等弹拨乐器。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上党八音会广采博收明清小曲、秧歌小调、梆子戏、民歌,积累了多达四百余首的曲戏、民歌,积累了多达四百余首的曲目。这些曲目大体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套曲。这类套曲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曲目安排,如《大十番》《小十番》《十样锦》。在《中国民间器乐集成山西卷》中,收录了上述三个套曲。第二类:传统曲牌。包含唢呐曲牌、丝弦曲牌、殡仪曲牌、锣鼓经。如《扬州傍妆台》《迎仙客》《小桃红》《一枝花》《红绣针》《全心背》《歇拍鼓》等。第三类:唢呐咔戏。上党八音会的咔戏,包括戏曲与秧歌共5种唱腔,分别是:1、上党梆子板腔(中四六、花腔、一串铃、四十八梆、四六板、垛板、三套板、葡萄架、大板);2、上党梆子唱腔选段;3、上党落子唱腔选段等。第四类:民歌、小调。如《绣荷包》《王婆骂鸡》《歌唱义和团》等。第五类:其他。囊括了山西民间多年来口口相传的地方秧歌、道情、鼓书等。第六类:收集了近年来新创作的、并已经多次在舞台上表演获国家奖项的曲目。八音会中许多乐手的技艺来自家族传承,其祖上大多是乐户。自宋元以降,当戏曲成为“社赛”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后,上党地区的乐户既搬演社戏,又兼承应各类仪式中奏乐之事。同样的人群做着同一类工作,不能不说在戏曲与器乐演奏中存在着沟通的桥梁。而戏曲唱腔与八音会曲目之间的渊源也从八音会存留的曲目中呈现出来。大量明清时期戏曲的唱腔曲牌(如《山坡羊》《醉太平》《跌落金钱》《红绣鞋》等)出现在八音会的曲目中,而连念白也一同模仿的咔戏更体现了八音会曲目与戏曲的密切关系。民歌类曲目的存在,则体现着八音会的器乐演奏与声乐紧密关系的另一个层面。在上党乐户手中,还保存有明代流传下来的、记录着工尺谱的唢呐曲牌手抄本——《吹歌本》。“吹歌”两字清晰地表明了民歌作为八音会曲目来源的方式由来已久。前述《山坡羊》《醉太平》等曲牌不仅是戏曲曲牌,也是明清时期民歌。这种“吹歌”的传统在现今八音会对现代歌曲的吸纳做法中仍然在延续。这种传统的存在,使得八音会的音乐不仅带有不同历史时期音乐积淀的特征,并且令八音会的发展呈现出了一种开放性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