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 情文关系涉及的主要问题
二 中国情文关系的演变
三 乾嘉情文理论概说
第一章 性与理:论乾嘉义理对情文关系的影响
第一节 戴震对情文的论述
一 戴震论义理与情欲
二 戴震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关系
三 戴震的治学态度和方法
第二节 对“节性”的阐释:以阮元为中心
一 清代之前关于“节性”的阐释
二 阮元代表的清人对“节性”的阐释
三 当代对于阮元的批评和阐释
第二章 性情与格调、礼义:乾嘉时期正统文论的发展
第一节 沈德潜对格调与神韵的调和
一 诗教与性情
二 格调与神韵
第二节 纪昀对“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发展
一 纪昀的文道观
二 纪昀对“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发展
三 “教外别传”说
第三节 乾隆与《四库全书总目》关于情文的论述
一 乾隆的文学思想
二 《四库全书总目》的情文论
第三章 乾嘉时期的性灵与学理
第一节 袁枚的“性灵说”及其发展
一 “一生心性爱疏狂”:袁枚自我的形成和发展
二 质疑经典和推翻道统
三 性灵说
四 洪亮吉、张问陶对性灵说的发展
第二节 翁方纲的肌理说
一 翁方纲对杜诗的接受与阐发
二 肌理说的提出及意义
三 理味、事境
第三节 王鸣盛、赵翼等史学家的情文论
一 王鸣盛的情文论
二 赵翼的情文论
三 钱大昕的情文论
四 章学诚的情文论
五 崔述的情文论
第四章 情感与虚构:乾嘉小说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孤愤与意淫:论“发愤”说在清代的发展
一 从“发愤”到“孤愤”
二 论“意淫”
三 乾嘉学者对于“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的批判
第二节 小说创作中的“为情造文”与“为文造情”
一 “为文造情”的复杂性
二 “为文造情”存在的合理性
三 “为文造情”的理论总结
第三节 实象与假象:以乾嘉小说中的斋为例
一 《聊斋志异》之斋
二 《阅微草堂笔记》和《新齐谐》中的斋
三 斋的实象和假象
第四节 情与幻:以秦可卿形象为例
一 作为实象的秦可卿
二 作为“幻情身”的秦可卿
三 秦可卿与鲭鱼精
第五章 乾嘉情文的清老之美
第一节 乾嘉时期的清老理论的发展
一 纪昀对“老”的发展
二 章学诚、厉鹗对清的发展
三 作为文化的清老
第二节 作为小说风格的清老之美
一 青年、老者和豪士——三部小说的人物
二 天界、人世、阴间——三部小说世界的塑造
三 清、老、真——三部小说的风格
第三节 小说人物的清老之美:以《红楼梦》为中心
一 黛玉的清之美
二 宝钗的老之美
三 清老之美的关系
9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