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笼子里的美国总统

笼子里的美国总统

笼子里的美国总统

定 价:¥58.00

作 者: 陈伟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9702847 出版时间: 2017-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447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为美籍华裔作者陈伟所著,通过对美国白宫史上三个著名的总统弹劾案例即“水门案”“伊朗门案”“拉链门案”进行生动而又翔实的论述,以此解释美国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制度其优势及弊端,进而得出必须“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保证权力暴露在阳光下,才能确保公共权力的良性运行这一结论。本书内容丰富,细节生动,资料翔实,读起来也饶有趣味。

作者简介

  陈伟,旅美学者,陕西旬邑人,1959年生于北京,1990年赴美留学,乔治??华盛顿大学信息技术(软件设计)硕士,现为美国计算机科学公司(Computer Science Corp)高级工程师。主要著述:《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O.J.辛普森比窦娥还冤吗》,曾在《读书》《书屋》《法学家茶座》《南风窗》《博览群书》以及美国《世界周刊》等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

图书目录

第一篇“帝王总统”翻船“水门”——美国诉尼克松案(1974)
根据美方已解密的中美首脑会谈档案,1973年11月12日,毛泽东主席会见基辛格(HenryKissinger)博士时,半开玩笑地问道:“为什么你们国内,对‘水门’事件这个屁事儿那么在乎?”如果水门大厦的保安没有偶然发现门锁被胶布贴住,如果正在附近巡逻的警车没有恰好需要加油,如果《华盛顿邮报》的小记者没有偶然与“深喉”相识,如果主审法官不是1973年度的“全球风云人物”西瑞卡法官,如果白宫录音设备的秘密没有被偶然发现,如果录音设备安装了一个人工启动的按钮,如果尼克松及时毁掉了白宫录音带,以尼克松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和历史成就,他很有可能被列入伟大的美国总统之列。
第一章谁是窃听案的主谋
尼克松究竟是不是“水门”窃听案的幕后主谋者和策划人呢?40余年后的今天,历史学家和“水门”事件专家已经可以比较肯定地回答:第一,尼克松不是这起窃听案的直接主谋者和策划人。第二,尼克松从未批准对民主党总部进行窃听的任何密谋或行动计划。第三,尼克松事先对“水门”窃听案一无所知,他本人在《迈阿密论坛报》上首次得知“水门”窃听案,当时感觉这是个玩笑。
第二章尼克松心中永远的痛
尼克松沉默寡言,天性怕羞,喜欢沉思冥想,不擅长与人交往。可是,身为民主社会选举政治中的职业政客,他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周旋于其本人深恶痛绝的各种社交和竞选活动之中。虽然靠竞选出人头地,但尼克松却把竞选视为苦役和煎熬。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承受沉重精神压力,遭逢世态炎凉风霜,忍受媒体刻薄挖苦,以及一度连遭败绩的惨痛经历,都成为尼克松心中永远的痛。
第三章越战、泄密和“管子工”
如果没有越战引发的反战运动和严重的泄密问题,就不会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白宫秘密警察“管子工”;如果没有素质低劣、胆大妄为、胡作非为的“管子工”,很可能就不会有“水门”事件。回首往事,霍尔德曼认为:“我坚信,如果没有越南战争,就不会有‘水门’事件。如果没有越南战争,理查德?尼克松会成为哈里?杜鲁门以来最有成就的美国总统。”
第四章白宫幕僚与“帝王总统”
白宫幕僚利用经常接触总统的机会,出谋献策,参政议政,争权夺宠,竭尽效忠,直接参与重大决策的制订和具体执行,严重侵犯了传统上属于行政部门的职权。他们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借机追求个人荣耀和影响高层决策的权势,使民选总统养成唯我独尊的帝王心态,使民主政府染上总统个人专制色彩。
第五章“深喉”暗助媒体调查
在“水门案”中,“深喉”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告密者”,他提供的情报准确而致命,帮助两位记者由表及里,逐步揭开了“水门”事件的内幕。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深喉”提供情报,指点迷津,《华盛顿邮报》的总编辑和女老板恐怕不敢轻信两个“三流”小记者的“侦探故事”。
第六章“极刑约翰”重刑威吓
新闻媒体虽然神通广大,但它的作用只是呼风唤雨,制造舆论。在“水门”事件中,如果没有联邦地区法院、联邦大陪审团、国会水门案调查委员会、特别检察官和联邦最高法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时施加巨大压力,单凭《华盛顿邮报》一家唱独角戏,是不可能把尼克松赶下台的。其中联邦地区法院法官西瑞卡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对“水门”事件的最终结局造成了非同一般的重大影响。
第七章国会介入“水门案”调查
国会“水门案”调查委员会主席欧文参议员指出:“迄今为止,如果所有的指控皆为事实,那么闯入水门大厦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的窃贼,实际上就是闯入了每一位美国公民的家庭。如果这些违法指控被证实,那么他们想盗窃的东西不是珠宝、钱财或美国公民的其他宝贵财富,而是更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美国人民最为珍视的东西:自由选举中的投票权。”
第八章白宫录音带天机泄露
揭露“水门”事件的功臣伍德沃德承认,白宫录音带“是一系列事件中不可思议的结果,是我们的幸运,是尼克松的厄运。错误的决策,错误的转向,都在一根脆弱的线头引导下导致案情真相被揭露。而这根脆弱的线头,原本可以剪成千片万段,永久消失”。福特总统认为:“这是一个悲剧,如果没有磁带,如果不做掩盖,我想尼克松会躲过一劫。正是出事后的有意操纵和掩盖行为,才导致了灾难。”
第九章“星期六之夜大屠杀”
尼克松一向雄才大略,胆识过人,素以不按规则出牌而著称。在“星期六之夜大屠杀”中,他投机冒险,胆大妄为,企图利用中东战乱、石油危机、民心慌慌、美苏军事冲突一触即发之机,“合法”撵走特别检察官,造成既成事实,争取得到“沉默的大多数”支持和谅解,一劳永逸地解决“水门”危机。这一莽撞之举,暴露出尼克松敢于冒险的性格和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历史证明,尼克松大大地失算了。
第十章司法审查的经典杰作
在“水门”事件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打破常规、果断出手、步调统一、一锤定音,以司法审查的形式化解了一场空前严重的宪法危机,这一判决是司法能动主义大胆而成功的经典杰作。美国学者布拉西赞扬道:“千百年之后,如果美利坚合众国还存在,当有人要求拥护司法审查的人举出实例,证明法官们的裁决时常会有利于民主时,他们最先举出的案例就将是美国诉尼克松案。”
第十一章内政外交影响深远
“水门”事件之后,美国总统面临的是一个难以驾驭的政治环境,包括权力意识觉醒的国会,软弱无力的政党系统,攻击性极强而且积极挖掘坏消息的媒体,以及难以指挥的行政官僚系统。在国际舞台,受“水门”事件和尼克松下台影响,中美建交日程被迫推迟,台湾当局赢得了喘息和缓冲时间。北越也是“水门”事件的主要受益者。福特和基辛格后来都把巴黎停战协议的崩溃和越战惨败的结局归咎于“水门”事件和美国国会。
第二篇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伊朗门”——里根政府非法军售军援案(1986)
“伊朗门案”淋漓尽致地反映了美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和弊端,既展示了民主法治的成就和精彩,也暴露了权力制衡的缺陷和无奈。三权分立与制衡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和政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然而,由于人类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与生俱来的各种缺陷,世界上没有任何制度完美无缺。在美国政治体制的运作中,行政权力倾向滥权任性,国会监督有时走火入魔,法律法规时常漏洞百出,分权制衡造成决策混乱。但是,民主法治体制具有及时揭露、自我纠错的良好功能,注重监督制衡、新闻自由、公正透明、司法独立、保障公民个人权利,防止极权专制、贪腐暴政、军事政变的巨大灾难。
第一章难以理喻的外交丑闻
伊朗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潮的大本营,是全球反美恐怖主义的支持者。秘密军售发生在美国与伊朗这种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的敌对国家之间,绝对是匪夷所思。此举不仅与美国公开声明的外交战略南辕北辙,大相径庭,而且明目张胆地违反了美国国会制定的《武器出口管制法》。与向伊朗出售武器相比,挪用军售余款援助尼加拉瓜反政府军的违法性质更为严重,极有可能引发一场惊天大祸。
第二章卡特终生难忘的噩梦
令世人大跌眼镜的是,“鹰爪行动”开始实施后,号称精英王牌的美军特种部队计划不周,功夫欠佳,在第二步骤尚未完成之时,竟然就失手栽了个大跟头,机毁人亡,自废武功,导致营救行动彻底失败。卡特总统痛苦地承认,1980年4月24日就像一场挥之不去、终生难忘的噩梦,是他一生中最失败、最沮丧的一天。
第三章甩手掌柜里根总统
里根的特长在于任人唯贤,激励部下,提纲挈领,充分授权,发挥部属和幕僚的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凡事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在“无为而治”和“充分授权”等问题上,里根有些走火入魔。他是一个心不在焉的国家元首,稀里糊涂的政府首脑,漫不经心的行政领导,指挥着一个混乱不堪的政府决策和管理体制。
第四章强硬对抗赢得“冷战”
“伊朗门”事件是在美苏“冷战”、激烈对抗的历史场景下发生的。里根政府军售伊朗和军援尼加拉瓜反政府军的冒险政策,是美国搞垮苏联、赢得“冷战”大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冷战学者彼得?施威泽认为:“苏联的共产主义制度,并不是一种在任何国际环境中都命中注定会自我毁灭的体制。里根政府的秘密战略能够、而且确实改变了苏联的历史进程。”
第五章麦克法兰东施效颦
当年基辛格出奇制胜,剑走偏锋,借助中苏交恶、边境武装冲突,中国陷入腹背受敌的战略态势、急于改善中美关系的机遇,一举打开了中美关系僵局。作为基辛格门下高徒,麦克法兰试图东施效颦,照猫画虎,利用伊朗深陷两伊战争、急需购买美制武器的窘迫处境,以军火交易为筹码,施展纵横捭阖之术,若能在中东战略要地打开僵局,取得历史性外交突破,必将一举成名而天下知。至于用军火换回几位人质,那是“搂草打兔子——带捎的”。
第六章秘密访问德黑兰
麦克法兰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用人失察。戈伯尼法是个吹牛撒谎、唯利是图的超级骗子。麦克法兰一行来到德黑兰后,伊朗高层缺乏准备,措手不及,临时集体讨论时,争论不休,毫无成果,最终没有任何伊方高级官员出面会晤麦克法兰。美方的秘密外交努力遭到彻底失败。
第七章“府会相争”互不相让
法国著名政治学者托克维尔认为:“在指导国家的对外关系方面,民主政府绝对不如其他政府。”《博兰修正案》的出台以及与此法案相关的种种问题,涉及美国政治中行政部门与国会参众两院之间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涉及美国政治中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府会相争”现象。
第八章“硬汉将军”授权诺思
诺思来到顶头上司波因德克斯特将军办公室,详细汇报了戈伯尼法的“天才创意”,认为自己独辟蹊径,一箭双雕,无意中找到了一个援助尼加拉瓜抵抗力量的大金库。波因德克斯特听取汇报后,同样喜出望外,赞不绝口,推崇此举是把里根总统中东和拉美外交政策圆满结合的最佳办法。当晚,波因德克斯特用保密电话联络诺思,正式授权他将“军售余款”“挪用”于尼加拉瓜。
第九章国会听证弄巧成拙
美国的国会议员特别重视和热衷电视直播的机会,这是他们在媒体和父老乡亲面前炫耀政绩、扬名天下的最佳时机。共有26名国会议员千方百计地挤进了“伊朗门”调查委员会。没想到,费尽心机,适得其反,弄巧成拙,竟然让“落水狗”诺思中校喧宾夺主,出尽风头,闻名遐迩,大放异彩。
第十章盖棺论定引人深思
“伊朗门”事件案发12年之后,美国著名新闻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单刀直入,向独立检察官沃尔什提出了一个带有盖棺定论性质的问题:“军售伊朗、军援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事件将如何被载入史册呢?”沃尔什回答:“我想此案将作为一个并不卑鄙的违宪事件被载入历史。”“我认为里根总统犯了错误,他挑衅了法律,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是并不肮脏。”
第三篇穿透“拉链门”的层层迷雾——美国国会弹劾克林顿总统案(1999)
从法律角度来看,克林顿遭国会弹劾,一点儿也不冤!严惩伪证不仅是美国司法制度的奠基柱石,而且是法治制度赖以正常运作中流砥柱。回首往事,克林顿私德不检,为何却在美国政界所向披靡、深得民心?独立检察官费尽心机,拼命追查总统的性丑闻,如此大动干戈究竟有何必要?克林顿在民事案中因男女私情撒了个小谎,为何却因刑事重罪遭到国会众议院弹劾?贵为国家元首,克林顿的床帷性事竟然被满世界敞开了张扬,美国法律为何不保护一国之尊的个人隐私权?深陷弹劾困境,克林顿为何最终突出重围、化险为夷?且待剥丝抽茧,细细分析。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