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解释研究

刑事诉讼法解释研究

刑事诉讼法解释研究

定 价:¥65.00

作 者: 汪海燕 等 著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2074564 出版时间: 2017-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35 字数:  

内容简介

  《刑事诉讼法解释研究》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上篇为刑事诉讼法解释原理研究,主要围绕刑事诉讼法解释的功能、解释的主体、解释的原则、解释的方法、解释的程序等基本原理问题展开,以期构建系统的刑事诉讼法解释原理体系。下篇为刑事诉讼具体制度解释问题研究,以管辖、辩护、证据制度、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侦查、强制措施、公诉、审判、特别程序为研究对象,结合刑事诉讼法解释基本原理,分析现行刑事诉讼法解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作者简介

  汪海燕,男,安徽潜山人。“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访问学者(2011—2012)。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教材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高人民检察院等项目。

图书目录

上篇
第一章 绪论
一、引言
二、刑事诉讼法解释的概念
三、刑事诉讼法解释的功能
四、刑事诉讼法解释现状分析
五、刑事诉讼法解释研究述评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解释权的主体
一、刑事诉讼法解释权主体的比较法考察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权
三、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权
四、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权
五、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的行政解释权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解释的原则
一、解释必要性原则
二、合法性原则
三、合目的性原则
四、权力谦抑原则
五、权利保障原则
六、兼顾法的稳定性和妥当性的原则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解释的目的与方法
一、刑事诉讼法解释的目的
二、刑事诉讼法解释的方法
三、各种解释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五章 刑事诉讼法解释的制定程序
一、刑事诉讼法解释制定程序的特征与功能
二、刑事诉讼法解释制定程序存在的问题
三、刑事诉讼法解释制定程序的完善
下篇
第六章 管辖制度解释问题研究
一、公检互涉案件管辖
二、自诉案件范围
三、指定管辖
第七章 辩护制度解释问题研究
一、律师会见权
二、律师阅卷权
三、律师调查取证权
四、刑事法律援助
第八章 证据制度解释问题研究
一、非法言词证据排除
二、非法实物证据排除
三、行刑证据衔接
四、电子数据
第九章 强制措施解释问题研究
一、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
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三、审前羁押后的通知家属
第十章 附带民事诉讼解释问题研究
一、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
二、附带民事诉讼财产保全
第十一章 侦查制度解释问题研究
一、侦查羁押期限
二、退回补充侦查
三、技术侦查措施
四、认罪认罚程序中的撤销案件
第十二章 公诉制度解释问题研究
一、公诉与侦查的关系
二、法定不起诉的处理方式
三、撤回起诉
第十三章 审判制度解释问题研究
一、庭前会议制度
二、证人作证制度
三、上诉不加刑原则
四、死刑复核程序
第十四章 特别程序解释问题研究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二、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三、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四、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