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结晶基底
2.1.2 盖层特征
2.2 区域构造
2.2.1 基底岩系变形特征
2.2.2 盖层构造变形特征
2.3 区域岩浆岩
2.4 区域地球物理
2.4.1 区域电法特征
2.4.2 区域重力特征
2.4.3 区域磁场特征
3 栾川矿集区中生代构造格局及演化
3.1 构造组合特征
3.1.1 褶皱构造
3.1.2 断裂构造
3.2 构造裂隙分布特征
3.3 中生代构造格局
3.3.1 近南北向低角度逆冲推覆构造(D1)
3.3.2 走滑断层(D2)
3.3.3 高角度拆离断层(D3)
3.4 栾川推覆构造系演化
4 栾川矿集区钼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
4.1 含矿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4.1.1 含矿岩体地质特征
4.1.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2 典型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4.2.1 典型矿床矿化蚀变类型
4.2.2 矿化蚀变阶段
4.2.3 矿石类型
4.3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4.3.1 测试方法
4.3.2 显微测温和分析结果
4.3.3 流体演化特征
4.3.4 讨论和小结
4.4 矿床成因
5 栾川矿集区超大型矿床成矿地质过程
5.1 东秦岭钼多金属成矿演化特征
5.2 东秦岭晚中生代演化过程
5.2.1 物质源区讨论
5.2.2 构造体制转化
5.2.3 东秦岭晚中生代演化模型
5.3 含钼多金属花岗质岩浆演化
5.3.1 年代学研究
5.3.2 年代学统计及讨论
5.3.3 钼多金属富集模型
6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