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文学翻译研究

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文学翻译研究

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文学翻译研究

定 价:¥55.00

作 者: 马士奎 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0244051 出版时间: 2017-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276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研究并叙述了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中国的对外文学翻译活动和主要内容,并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重点研究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翻译环境、文本选择原则、翻译策略、译作接受情况及其在塑造中国文化形象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等,并从中总结出可以借鉴的经验,以期提高目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外译文学作品质量、以及文化输出效果。本书主要以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为考察对象,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马士奎,翻译学博士,先后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北京大学英语系。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且担任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史、文学翻译、典籍英译。出版专著有《中国文学翻译研究(1966-1976)》,译著十余部,曾在《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和《上海翻译》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一项。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翻译现象研究
一、翻译的功能———塑造异文化形象和自我文化形象
二、对外翻译与自我文化形象的塑造
三、对外翻译与中国文化形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对外文学翻译传统的肇始和形成
第一节 英美出版的中国文学译作
一、旅美和旅英学人的译介
(一)蔡廷干和 《唐诗英韵》
(二)熊式一译中国传统戏剧
(三)初大告译中国诗文
二、中外合作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
(一)中外合译古典文学作品
(二)中外合译现代文学作品
第二节 国内出版的中国文学译作
一、国外在华机构出版的译作
二、国内出版的古典文学译作
(一)英译古典诗词
(二)张则之及其英译 《北平民谣》
(三)英译古典小说
(四)英译长篇笔记体散文
三、国内出版的现代文学译作
(一)英译现代小说
(二)英译现代戏剧
第三节 国内早期英文期刊对中国文学的译介
一、早期英文期刊与中国文学的传播
二、《中国简报》及其译介中国现代文学的尝试
三、《天下月刊》及其在译介中国文学中的成就
第四节 早期旅法学人对中国文学的译介
一、早期零星的译介活动
二、晚清中学西渐的真正先驱———陈季同
三、曾仲鸣译介中国古今诗歌
四、敬隐渔与中国现代小说法译之开端
五、徐仲年与中国诗文的法译
六、梁宗岱与法译 《陶潜诗选》
七、罗大冈与中国古诗文的翻译
八、其他旅法学者的贡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作为国家行为的对外文学翻译
第一节 作为国家行为的对外文学翻译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新使命
二、国家权力话语对对外翻译的赞助与制约
(一)翻译的政治定位
(二)对外翻译的赞助机构———作为国家对外宣传机构的外文出版社
(三)中国文学的翻译、出版与销售
(四)编、译者主体性的弱化
第二节 英译中国文学作品与新中国形象构建
一、《中国文学》英译概览
二、外文出版社英译中国文学作品单行本出版总论
(一)古典文学作品的英译
(二)现代文学作品的英译
(三)当代文学作品的英译
第三节 革命历史小说英译个案分析——— 《林海雪原》英译
一、革命英雄传奇:《林海雪原》
二、从革命英雄到意识形态典范
(一)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崇高思想
(二)言行文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改革开放之前:特殊背景下的文学输出
第一节 “拿来”与 “送出”的相对平衡
第二节 “样板戏”的翻译
第三节 浩然等少数作家作品的翻译
第四节 其他作品的翻译
第五节 毛泽东诗词的翻译
一、文学文本与政治文本
二、缩微 “译场”———特殊经典的翻译方式
三、“定本”和 “范本”———比较视角下的毛诗1976英译本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