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世界哲学平等的所以然:卢梭平等观与清末民初思想界

平等的所以然:卢梭平等观与清末民初思想界

平等的所以然:卢梭平等观与清末民初思想界

定 价:¥68.00

作 者: 文雅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302531 出版时间: 2017-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字数:  

内容简介

  《平等的所以然:卢梭平等观与清末民初思想界》试图与黄克武的著作《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形成参照或对应。《自由的所以然》致力于探寻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如何误解和错过了英美式自由主义的传统,而《平等的所以然:卢梭平等观与清末民初思想界》所要解决的主题则是上书中提到的,清末民初知识分子为什么倾向于选择了卢梭主义和“转化思想”相结合的激进化和乌托邦主义的道路。全书以卢梭平等观的引入为线索,追溯了从甲午海战到五四运动期间,传统中国知识界的平等观发生根本转变和重新塑形的历史事实。传统中国作为一个等级社会,何以能迅速理解和接受一种相当彻底和激烈的卢梭平等观,究其根本,或在于中国问题的实际结构与卢梭平等观念的内在一致性。

作者简介

  文雅,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2013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从事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史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主要集中于近代西方观念在20世纪初期中国的传播、理解和影响。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问题的缘起和旨归
第一节 背景和问题
一、从甲午海战到五四运动——变革和开始走向激进的时代
二、问题的缘起:卢梭平等观念如何被诠释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
一、厘清平等观念在清末民初思想界的具体发展线索
二、提供平等观念的文本分析研究模式
三、理解卢梭平等观念传播与中国现代性道路之间的内在关联
第二章 卢梭平等观念的结构:可能被多面诠释的棱镜
第一节 平等与自由的复杂同
一、卢梭对平等与自由及其关系的理解
二、自由平等在自然法和“基本公约”中的体现
第二节 何种平等及如何平等
一、卢梭的经济平等观
二、卢梭的政治和社会平等观
三、卢梭的道德平等观
第三章 平等观念的“前卢梭时期”和卢梭引人的语境
第一节 清末民初社会对于“平等”的传统看法
一、清末民初社会以前有关“平等”的表述和具体标准
二、“等级社会”下的平等
第二节 甲午海战与卢梭进人中国的通道
一、晚清中国与幕末日本的不同路径
二、甲午后知识界的东洋路径
第三节 “革命”与卢梭形象
一、“革命”在中日的语义演变
二、卢梭平等观在“革命”语境下的传播
第四节 传统公私观与卢梭公意说
一、“公”的道德性
二、“公”与“天下”和“私”
第四章 “东洋卢梭”借助儒家阳明学的阐释
第一节 “东洋卢梭”的《民约译解》及其主要思想
一、东洋卢梭其人:阳明学理论背景下的自由民权践行者
二、“半部民约”的由来
第二节 “半部民约”:《民约译解》的文本分析
一、传统儒家视角下的《民约译解》
二、基于阳明学视角的自由与平等
第三节 “半部民约”的传播和影响
一、“半部民约”在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与衰亡
二、《民约译解》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三、《民约译解》背后:作为革命论和方法论的中日阳明学
第五章 严复现实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阐释
第一节 严复对“平等自由”的最初阐发和严复译词
一、严复最先阐发“平等自由”的概念
二、“革命”的平等和“国家”自由
第二节 积极自由的民主观与激进平等道路的对立
一、严复的积极自由的民主观
二、积极自由与激进平等的对立——严章之争
第三节 严复平等自由观念的实质
一、严复的平等观实质
二、严复的自由观实质
第六章 梁启超民族和国民平等理论的建构
第一节 梁启超对卢梭及其平等观的接受、传播和理解
一、从全盘称颂到理性学理探讨——作为医国国手的卢梭
二、质疑、批判和否定——立足于国家思想的平等观
第二节 梁启超的平等观:导向民族和国民的平等理论
一、中国传统平等观与梁启超
二、平等的落实:民族与国家理论
第七章 《社会契约论》译者及引申者的文本诠释
第一节 杨廷栋本的平等阐释:反专制的檄文
一、杨廷栋本的语言和结构特征
二、杨廷栋对“自由”的理解和阐释
三、杨廷栋对“平等”的理解和阐释
第二节 刘师培的平等阐释:以儒解卢
一、《中国民约精义》中的平等观
二、“完全之平等”
第三节 马君武本的平等阐释:进化主义视角下的帝民说
一、马君武本的特征
二、马君武论自由与平等
三、帝民说
第四节 张奚若的平等阐释:自然法和公意
一、以卢梭解释卢梭
二、对卢梭的学理分析
第八章 平等的所以然之根据
第一节 “自然”与“天”:元概念的误用
一、卢梭的“自然”概念
二、清末民初中国语境下的“天”
三、“天”与“自然”在《社会契约论》和清末民初社会语境中的差异
第二节 乐观主义认识论的契合
一、中西认识论的分歧和差异
二、认识论的倾向和基调
三、卢梭和传统中国认识论的基调——乐观主义
第三节 向善的人性论的相通
一、卢梭的人性论
二、中国传统人性论
第四节 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历史建构
一、卢梭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道德论证
二、传统中国的群己论证
三、卢梭与儒家传统在个人、社会和国家观上的关联和殊异
四、道德乌托邦的共求
第九章 余论:卢梭平等观的持续影响及初期实践
一、卢梭平等观与孙中山
二、平等与现代性
附录一 卢梭代表著作和文献在清末民初思想界的传播(1878-1920)
附录二 中江笃介:《民约论译解》全文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