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的三个维度 //001
二、《资本论》哲学思想的内核是马克思的现代史观 //004
三、《资本论》总体框架 //007
四、手稿的独特地位 //010
五、学习马克思的立场、观点、方法 //017
部分 经济与哲学——《资本论》创作史
一、进入经济学 //001
二、《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005
三、唯物史观诞生 //014
四、从《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 //023
五、迎接洪峰的到来 //029
六、《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 //030
七、创作《资本论》 //034
八、晚年 //036
第二部分 资本与马克思的现代史观
一、三大社会形态 //039
1. 大社会形态 //043
2. 第二大社会形态 //045
二、商品——市场经济前提 //047
三、交换——市场经济第二大前提 //048
1. 交换的产生 //049
2. 初的交换 //051
3. 交换的历史意义 //052
4. 的交换 //057
四、货币——市场经济的第三大前提 //058
1. 货币的历史地位 //058
2. 货币与资本 //060
3. 货币与现代社会 //062
4. 货币的内在矛盾 //066
五、资本——打开现代社会秘密的钥匙 //068
1. 资本的本质 //070
2. 资本的文明面 //073
3. 资本的生产性 //074
4. 资本的秘密 //078
5. 资本的趋势 //082
6. 资本的局限性 //092
7. 资本与社会和谐 //095
六、资本与国家 //100
1. 国家与市民社会 //100
2. 国家与社会生活 //102
3. 三种国家发展战略 //106
4. 资本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 //110
七、资本与世界市场 //113
1. 创造世界市场是资本的必然趋势 //114
2. 跨越国界 //120
3. 危机的必然性 //122
4. 帝国:以资本为原则的世界 //124
第三部分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马克思的古代史观
一、问题的提出 //131
二、东方问题的追问 //133
三、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确切含义 //135
1. 原生形态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138
2. 次生形态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140
四、三种不同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142
1. 亚细亚所有制形式 //142
2. 古代所有制形式 //143
3. 日耳曼的所有制形式 //144
五、次生阶段的三种不同类型 //147
1.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印度社会 //147
2.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俄国社会 //150
3.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中国社会 //152
六、亚细亚生产方式与马克思的历史过程理论 //158
七、打开中国古代社会秘密的钥匙 //161
八、关于奴隶社会的争论 //172
第四部分 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立场、视野与方法
一、马克思的出发点 //177
1. 理性经济人还是现实的人 //177
2.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 //181
3. 人类历史的个活动 //184
4. 人类历史的生存论基础 //187
二、马克思的立场 //191
1. 市民社会还是人类社会 //192
2. 西方社会的反思 //193
三、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对物质生产的当代反思 //194
1. 对生产力的重新理解 //196
(1)理解生产力的三个层次 //196
(2)劳动价值论的含义 //197
(3)生产力发展规律 //198
(4)协作 //202
(5)分工 //203
(6)机器 //205
(7)科学 //206
2. 对生产关系的重新理解 //210
3. 关于劳动方式 //211
4. 对经济基础的重新理解 //214
5. 对广义生产关系的重新理解 //216
(1)生产和消费 //218
(2)生产与分配 //222
(3)生产与交换 //225
四、人类生活的策源地 //227 ——人类自身再生产的哲学思考
1. 物质生产一元论的误解 //228
2. 与消费同一的生产 //231
3. 唯物史观的基础 //234
4. 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本质 //236
5. 自由时间 //239
6. 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因 //241
7. 几点结论 //242
五、人类崛起的根源 //243
——精神生产的当代意义
1. 马克思论精神生产 //244
2. 精神生产结构 //248
(1)日常意识 //249
(2)社会意识 //253
(3)上层建筑意识形式 //255
(4)非上层建筑意识形式 //258
3. 精神生产与历史 //269
4. 精神生产的本质和特征 //271
六、一种被遗忘的生产 //276
——社会关系再生产与人类
1. 一种比物质生产更重要的生产 //276
2. 个人与社会 //278
3. 人的本质的另一面 //282
4. 社会关系外化、内化、积淀与升华 //284
5. 社会关系演进的阶段性、规律性 //287
6.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再生产 //289
7. 更高意义的社会发展规律 //291
七、总体性、有机性思维方法 //293
1. 总体性有机性原则 //296
2. 社会结构的重新理解 //303
3. 回到生活世界 //305
4. 重新理解二大基本矛盾 //309
5. 反思国家理论 //311
6. 马克思的方法——历史辩证法 //313
后记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