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伊登(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的“真实性”在精神和心理层面上才得以体现:作者杰克·伦敦确实在《马丁·伊登》中再现了自己早期的文艺抱负,然后又无情地描述了这种抱负遭遇幻灭而产生的精神痛苦。伦敦将马丁精心设计成为与他本人形象相似、经历相仿的人物,但在认识层面上偷梁换柱。奋斗成名后,马丁抗拒文学的商业化,在幻灭中投海自杀。英雄的造就引向英雄的跌落,这样的故事符合当时美国十分流行的“奋斗——成功——幻灭”三部曲模式。新世纪开始的十年又被称为“发奋的年代”,发奋图强的故事尤其受到读者的青睐。以某种途径,比如以勤奋刻苦或聪明才智,或通过大胆冒险改变贫困和个人命运,在当时是非常时髦的主题,是实现“美国梦”的具体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