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第一章 中国传统哲学的自我呈现
一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德”、“智”关系论
1.“德”之大统内的“德”、“智”关系
2.走向独立的“智”及其与“德”的关系
3.客观知识之“智”及其对“德”的意义
4.客观知识之“智”对“德”之意义的新论证
5.结语
二 《道德经》、《论语》相似项比较
1.“不争”观念
2.“俭朴”精神
3.“报怨”方式
4.“均平”意识
5.结语
三 《老子》“道”的境界意蕴
1.观察“道”境界的四个维度
2.“道”境界之特征
四 儒佛道三教关系探微——以两晋南北朝为例
1.相融相摄:儒佛道关系的顺向开展
2.相拒相斥:儒佛道关系的逆向开展
3.几点检讨
五 儒佛二教的交集与分歧——以朱熹对“作用见性”的理解为中心
1.佛教“作月见性”说
2.熊、牟对“作用见性”的理解
3.朱熹对“作用见性”的理解
4.几点结论
六 中国哲学特性及其对科学方法的设限
1.非物质化设限
2.非数量化设限
3.非心理化设限
4.非定义化设限
5.非知识化设限
6.几点思考
七 试论中国哲学的特质
1.由研究对象看,中国哲学重人不重物
2.由思维方式看,中国哲学偏重直觉体悟
3.由学术旨趣看,中国哲学崇尚经世践行
4.由解释理路看,中国哲学遵奉生命生机
5.由建造境界看,中国哲学追求中和圆融
第二章 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解方法
一 由科学玄学论战看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
1.风格各异的人生观解析
2.人生观解析差异的焦点:研究方法
3.科玄论战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
二 人文主义方法的早期输入及其学术影响
1.人文主义方法的输入及其特点
2.人文主义方法的应用及其影响
三 方东美解释中国传统哲学的原则与方法
1.被认知对象之内容和特点是选择认知方法的前提
2.西方哲学方法不宜机械地用于中国哲学研究之中
3.知识论、逻辑学方法用于理解中国哲学需特别慎重
4.自然科学方法可能导致中国哲学去生命化
……
第三章 中国传统哲学的解释实践
第四章 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身份
第五章 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