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崩滑土体运动形态
1.1.2 崩滑土体运动阶段
1.1.3 崩滑灾害与泥石流灾害关系
1.1.4 间隙介质崩滑土体运动过程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崩滑土体调查、观测和实验研究
1.2.2 崩滑土体运动机理研究
1.2.3 崩滑土体运动过程理论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性研究成果
2 黏性崩滑土体运动力学分析与动力学模型导入
2.1 黏性崩滑土体模型概化与运动过程分析
2.2 颗粒在黏性填隙介质中运动受力分析
2.3 黏性崩滑土体动力学模型导入及关键参数
2.3.1 颗粒接触碰撞赫兹模型
2.3.2 PFC3D颗粒粘连模型
2.3.3 影响黏性崩滑运动关键参数及确定方法探讨
2.4 小结
3 影响黏性崩滑土体运动关键参数确定
3.1 黏性填隙介质材料
3.1.1 填隙介质(泥浆)材料及其基本性质
3.1.2 实验试样制备及实验仪器
3.2 介质密度对切向受力性能影响
3.2.1 旋转剪切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案
3.2.2 黏性填隙介质剪切强度确定
3.2.3 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含水率关系
3.2.4 填隙介质屈服应力与密度关系
3.3 黏性填隙介质密度对剪切刚度影响
3.3.1 动力黏度与剪切速率关系
3.3.2 黏性填隙介质剪切刚度确定
3.3.3 动力黏度与含水率关系
3.4 黏性填隙介质密度对法向粘连力影响
3.4.1 法向拉伸实验仪器及实验方案
3.4.2 法向粘连强度、刚度确定
3.4.3 法向粘连力与间距关系
3.4.4 法向粘连力和速率与间距比关系
3.4.5 介质密度对法向粘连范围影响
3.5 小结
4 黏性崩滑土体运动数值仿真
4.1 数值模型构建及参数设定
4.1.1 数值模型构建及检测颗粒设置
4.1.2 相关参数取值
4.2 内部颗粒运动特征
4.2.1 颗粒运动的阶段性
4.2.2 各阶段颗粒运动特征
4.3 介质密度对颗粒运动过程影响
4.3.1 介质密度对颗粒位置演化过程影响
4.3.2 介质密度对颗粒速度演化过程影响
4.4 介质密度对崩滑土体运动过程形态影响
4.4.1 无黏和黏性崩滑运动过程形态
4.4.2 各工况下黏性崩滑运动坡面形态
4.5 介质密度对崩滑运动冲击力影响
4.5.1 不同工况正面冲击形态
4.5.2 介质密度对障碍墙冲击过程影响
4.6 数值仿真程序
4.7 小结
5 黏性崩滑土体运动物理实验验证
5.1 实验模型、材料和方法
5.2 黏性崩滑土体坡面形态
5.2.1 运移过程正面形态
5.2.2 运移过程侧面形态
5.3 介质密度对坡面形态演化过程影响
5.3.1 坡面形态随时步变化过程
5.3.2 同一时刻崩滑运动坡面形态对比
5.4 介质密度对黏性崩滑运动过程影响实验分析
5.4.1 黏性崩滑运动位置与时间关系
5.4.2 黏性崩滑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
5.5 黏性碎屑流坡面运动过程数值模拟与检验
5.5.1 黏性泥浆影响下颗粒运动方程
5.5.2 黏性介质材料及关键参数确定
5.5.3 黏性碎屑坡面运动数值实验与物理实验模型对比
5.5.4 实验方法及实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5.6 小结
6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内容
6.1 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