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汉武帝令“独尊六经”,儒家仁义之道成为王朝立国的价值基石。王莽受禅与改制,儒家仁政理想与现实政治效能之间的张力得以检验。记录汉代讨论治国根本思想的《白虎通义》,明晰了关注性情、风俗、礼乐以复三代之治的教化政治学。道教经典《太平经》倡导基于自然政治价值而追求太平理想之治的自然政治哲学。隋末唐初,王通需要面对和思考草原民族入主中原引发的华夏正统与王道道统问题。唐代韩愈提出了仁义道统说和文化中国论。北宋时期,王安石推明天道以革新人事,他的新学提供了一套用于变法的政治哲学。同时,司马光以礼治思想重构家国秩序。南宋时期的朱熹,勾绘了一个仁义流布的天理世界。而同一时期的浙东学派,则以经世之学引人注目。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是儒学为仁义之道开辟道路重构政治制度的代表。本卷所选取的政治哲学主题,是儒家占主导地位局面下中国政治哲学发展演变的重要节点。这些节点体现了儒家政治哲学所面临和应对的种种具体处境,也展现了儒家政治哲学坚守仁义价值的内在品格和变通应世的理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