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42.00
作 者: | 柯昌颐 著 |
出版社: | 华文出版社 |
丛编项: | |
标 签: | >传记 >历史人物 |
ISBN: | 9787507548433 | 出版时间: | 2018-01-01 | 包装: | 精装 |
开本: | 32 | 页数: | 308 | 字数: |
*章 绪论 ……………………………………………………………………………1
*节 中国旧史之传信问题 …………………………………………………1
第二节 强毅与执拗 ………………………………………………………………2
第三节 成败与环境 ………………………………………………………………4
第四节 功罪问题 …………………………………………………………………5
第五节 取材之概说 ………………………………………………………………6
第二章 年表与世系 …………………………………………………………………7
王安石年表 ……………………………………………………………………………7
王氏世系表 …………………………………………………………………………22
第三章 时代背景 ……………………………………………………………………24
*节 宋初国势之鸟瞰 ………………………………………………………24
第二节 前于安石之建议图治者 ……………………………………………24
第三节 安石对于宋初百年无事之解释 …………………………………25
第四章 政治思想之渊源 …………………………………………………………27
*节 政治学派之判别 ………………………………………………………27
第二节 对于儒家政治学说之赅通 …………………………………………27
第三节 对于法治主义之辩正 ………………………………………………37
第四节 置安石于法家者流之谬误 …………………………………………38
第五节 反对法治主义之余论 ………………………………………………39
第六节 安石之言论与行事 …………………………………………………40
第五章 政治思想之转移 …………………………………………………………42
*节 对于唯法主义之倾向 ………………………………………………42
第二节 倾向唯法主义之由来 ………………………………………………43
第三节 理财政策与法家之关系 ……………………………………………44
第四节 安石与商鞅 ……………………………………………………………45
第六章 整理财政之初步 …………………………………………………………46
*节 整理财政之根本观念 ………………………………………………46
第二节 制置条例司之始末 …………………………………………………47
第三节 掌管财政机关之原状 ………………………………………………48
第四节 制置条例司之成绩 …………………………………………………50
第七章 社会政策一——青苗法 ………………………………………………51
*节 青苗法之由来 …………………………………………………………51
第二节 由常平法至青苗法 …………………………………………………53
第三节 青苗法之内容及其修正 ……………………………………………54
第四节 青苗法之争议 …………………………………………………………56
第五节 青苗法之流弊 …………………………………………………………71
第六节 青苗法之评价 …………………………………………………………73
第八章 社会政策二——募役法 ………………………………………………76
*节 改革役法之必要 ………………………………………………………76
第二节 改革役法之过程 ………………………………………………………77
第三节 募役法之内容 …………………………………………………………77
第四节 募役法之利益 …………………………………………………………80
第五节 募役法之争议与其价值 ……………………………………………80
第九章 社会政策三——均输法市易法 ………………………………………85
*节 均输市易两法与今日之时代需要 ………………………………85
第二节 均输法议而未行之经过 ……………………………………………85
第三节 市易法之建置及其纲要 ……………………………………………88
第四节 关于市易法之争执 …………………………………………………90
第五节 均输市易之评价 ………………………………………………………92
第十章 社会政策四——农田水利 ……………………………………………93
*节 治水政策之推行及其成绩 …………………………………………93
第二节 疏浚黄河司之建置 …………………………………………………94
第三节 浚治御河之两度争议 ………………………………………………95
第四节 浚治漳河之争议 ………………………………………………………97
第五节 清汴之嚆矢 ……………………………………………………………98
第六节 官吏操切苛扰之缺憾 ………………………………………………99
第十一章 改革田赋 ………………………………………………………………101
*节 方田法之由来 ………………………………………………………101
第二节 方田法之条目 ………………………………………………………101
第三节 方田法施行之经过 ………………………………………………102
第四节 方田法之评价 ………………………………………………………103
第十二章 改革学制 ………………………………………………………………105
*节 仁宗英宗两朝修改贡举之建议 ………………………………105
第二节 毅然更制之争议 ……………………………………………………105
第三节 安石主张之果决 ……………………………………………………106
第四节 新贡举制度之纲要 ………………………………………………107
第五节 统一思想之实行及其缺点 ………………………………………108
第六节 革新教育之根本计画 ……………………………………………109
第七节 兴建国学之概要 ……………………………………………………109
第八节 分设专科之概要 ……………………………………………………110
第九节 各路学校之建置 ……………………………………………………111
第十三章 改革兵制 ………………………………………………………………112
*节 宋初之乡兵制度 ……………………………………………………112
第二节 募兵之窳败 …………………………………………………………114
第三节 保甲法之内容及推行之次第 ……………………………………117
第四节 保甲法之争议 ………………………………………………………119
第五节 同时对于募兵之措施 ……………………………………………122
第六节 保甲法之评价 ………………………………………………………125
第七节 保马法之概要与利弊 ……………………………………………127
第八节 军器监之建置 ………………………………………………………128
第十四章 外交及其武功 …………………………………………………………130
*节 外交政策之概要 ……………………………………………………130
第二节 河湟之恢复 …………………………………………………………131
第三节 湖南路诸蛮之平定 ………………………………………………134
第四节 四川路诸夷之平定 ………………………………………………135
第五节 交趾之征服 …………………………………………………………136
第十五章 哲学 ………………………………………………………………………138
*节 安石哲学思想之概观 ……………………………………………138
第二节 安石之宇宙论 ………………………………………………………138
第三节 安石之人生论 ………………………………………………………140
第四节 安石之社会学 ………………………………………………………146
第五节 安石与老庄学说 ……………………………………………………148
第六节 安石与杨墨学说 ……………………………………………………150
第七节 安石与佛学 …………………………………………………………151
第十六章 经学 ………………………………………………………………………154
*节 当时颂扬王氏新学者 ……………………………………………154
第二节 安石对于经学之谈片 ……………………………………………155
第三节 《三经新义》及其他经解 ………………………………………159
第四节 讥薄《春秋》之辩正 ……………………………………………163
第五节 清儒对于安石经学之论列 ………………………………………165
第十七章 文字学 ……………………………………………………………………170
*节 《字说》之撰著 ……………………………………………………170
第二节 《字说》内容之一脔 ………………………………………………172
第三节 《字说》之评价 ……………………………………………………175
第十八章 文学 ………………………………………………………………………177
*节 安石在文学史上之地位 …………………………………………177
第二节 安石对于文词之概念 ……………………………………………177
第三节 安石在当时文坛之身价 …………………………………………179
第四节 安石之散文 …………………………………………………………180
第五节 安石之诗歌 …………………………………………………………185
第十九章 书法 ………………………………………………………………………195
*节 并世诸家之称扬 ……………………………………………………195
第二节 遗墨题跋一束 ………………………………………………………196
第三节 书法之蒙谤 …………………………………………………………198
第二十章 著作之存佚 ……………………………………………………………201
*节 遗书之目录 …………………………………………………………201
第二节 不传诸书之梗概 ……………………………………………………202
第三节 传世诸书之考证 ……………………………………………………203
第二十一章 用人之贤不肖 ………………………………………………………212
*节 党派之由来 …………………………………………………………212
第二节 吕惠卿 …………………………………………………………………214
第三节 章惇 ……………………………………………………………………220
第四节 曾布 ……………………………………………………………………225
第五节 蔡京蔡卞 ……………………………………………………………228
第六节 其他诸人 ……………………………………………………………232
第二十二章 变法之争议 …………………………………………………………238
*节 反对派之概观 ………………………………………………………238
第二节 吕诲疏论安石十大罪 ……………………………………………238
第三节 郑侠进《流民图》 …………………………………………………244
第四节 曾巩之忠告 …………………………………………………………249
第五节 司马光之始终反对 ………………………………………………250
第六节 纷扰盈朝之反对言论 ……………………………………………260
第七节 安石之应付谤议 …………………………………………………263
第二十三章 史传之失实 …………………………………………………………265
*节 安石身后蒙冤之*原因 ………………………………………265
第二节 《神宗实录》之杂糅 ………………………………………………265
第三节 宋史之舛谬 …………………………………………………………268
第四节 安石本传之辩正 ……………………………………………………269
第五节 通俗小说中之拗相公 ……………………………………………273
第二十四章 安石身后及后世之评论 …………………………………………276
*节 评论安石之今昔观 ………………………………………………276
第二节 安石身后之公论 ……………………………………………………276
第三节 陆九渊独排众议 ……………………………………………………278
第四节 朱熹之深文诟病 ……………………………………………………281
第五节 元明两朝之崇拜安石者 …………………………………………285
第六节 明清两朝巧诋安石之苛论 ………………………………………290
第七节 清代崇拜安石之言论与著作 ……………………………………295
第八节 梁启超为安石大白沉冤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