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十年问学 十年交游
第一节 成《北道集》 初露才华
第二节 求师交友 苦读广游
第二章 艰辛的漫漫仕途
第一节 三十二年艰难 赐同进士出身
第二节 八年州官 两度离职
第三章 涉足儒学的多个领域
第一节 从宋学入门
第二节 浅尝汉学
第三节 属意今文经学
第四节 毛诗和三家诗“并存说”
——《诗古微》述评
第五节 今古文《尚书》“初非判然二家”的“同源说”
——《书古微》述评
第六节 谁是真正的作者?
——《诗比兴笺》述评
第七节 经学研究总评
第四章 思想的第一次飞跃:从经学到实学
第一节 以他山之石为切入点
——《皇朝经世文编》述评
附:《明代食兵二政录叙》述评
第二节 君明臣贤与鼻息论
第三节 国富民足与急标论
第四节 一条走不通的经世路:“以经术为治术”
第五节 又一条走不通的经世路:以《老》救世
——《老子本义》述评之一
第六节 校勘文本 别树一帜
——《老子本义》述评之二
第七节 经世的一个热点:关注水利
第五章 思想的第二次飞跃:从循旧章到倡改革
第一节 陶澍、贺长龄的改革帮手
第二节 利用民间船帮的海运论
第三节 借助民间资本的票盐论
第四节 论改革
第五节 论人才
第六章 思想的第三次飞跃:立足祖国 放眼世界
第一节 一部当代人写的当代史
——《夷艘寇海记》述评
第二节 期盼:何日重振“圣武”?
——《圣武记》述评
第三节 忧患出智慧:辑百余部书为一部
——《海国图志》述评之一
第四节 一幅抗战御外的规划图
——《海国图志》述评之二
第五节 抗战一议:拒敌于国门之外,还是诱敌深入?
——《海国图志》述评之三
第六节 外交新思路:“以夷款夷”“以夷攻夷”
——《海国图志》述评之四
第七节 朦胧的政治向往
——《海国图志》述评之五
第八节 香彻墙内外
——《海国图志》述评之六
第七章 诗作与诗论
第一节 积百感的愤时诗
第二节 收众美的山水诗
第三节 诗论
第八章 沉寂的晚年
第一节 在书斋中讨生活
第二节 最后一丝期望
——《元史新编》述评
第三节 遁入空门 皈依净业
第四节 一篇尚不能定稿的《序》
第九章 家庭概况
第一节 远祖
第二节 近亲
第十章 师友戚僚名录
第二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