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
1.2.1 国外乡村建设及其理论借鉴
1.2.2 关于乡村与建筑环境的研究
1.2 3 关于乡村建设的景观学研究
1.2.4 相关研究的主要启示与不足
1.3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3.1 城镇化进程对乡村发展的冲击
1.3.2 传统建筑环境支撑方法的探寻
1.4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范围界定
1.6 基本概念
1.6.1 支撑概念的界定
1.6.2 城镇与城镇化的辨析
1.6.3 乡村概念的界定
1.6.4 传统概念的界定
2 关中地区传统建筑环境的特征及其改造过程
2.1 关中地区乡村环境的地理构成
2.1.1 关中地区三大地貌特征
2.1.2 关中地区流域水系
2.1.3 多种生态系统的类型
2.1.4 关中地区的气候因素2.2 关中地区传统建筑环境特征
2 2.1 关中地区传统建筑的类型及特点
2.2.2 传统建筑环境的空间构成
2.2.3 传统建筑结构与材料的协同性
2.2.4 传统建筑装饰的思想表达
2.2.5 儒家思想对传统建筑环境的影响
2.3 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中地区乡村环境的改造(1.9 49年以后)
2.3.1 国家与国家权力的概念
2.3.2 乡村文化记忆的萎缩
2.3.3 除魅并非没有“神灵”再现
2.4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环境的空虚化(1978年以后)
2.4.1 乡村空虚化的概念
2.4.2 乡村空虚化的地区特征
2.4.3 乡村空虚化的表象解读
2.4.4 乡村空虚化的原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当代关中地区乡村建设环境的问题与困惑
3.1 城镇化理论及空间表象
3.1.1 城镇化相关理论
31.2 城镇化空间表象
3.2 环境问题
3.2.1 渭河流域的生态恶化
3.2.2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3.3 社会问题
3.3 1乡村人口的流动
3.3.2 传统农业的转型
3.4 经济问题
3.4.1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3.4.2 文化设施投入不足
3.5 建设问题
3.5.1 农民自建房的模仿性
3.5.2 规划设计的“去村化
3.5.3 建筑环境脱离场所性
3.5.4 乡村应答脱离地区性
3.5.5 乡村异地新建的调查
3.6 本章小结
4 当代关中地区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的相关机制分析
4.1 自然环境制约下传统村落环境支撑的演变机制
4.1.1 氏族部落的支撑空间雏形
4.1.2 基于民俗信仰的传统村落分析
4.1.3 基于民俗的建筑文化意义阐释
4.2 传统村落与建筑环境支撑的成因机制分析:以党家村为例
4.2 1地理、气候对村落营建的影响
4.2.2 建筑技术应答地理气候的策略
4.2.3 建筑装饰彰显的地区乡村文化
4.3 传统村落与建筑环境支撑机制的归纳和总结
4.3.1 传统建筑环境与村落秩序同构
4.3.2 传统建筑环境与村落文化同构
4.3.3 传统建筑环境与村落结构同构
4.4 当前关中地区乡村建设与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的机制探索
4.4.1 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环境的博弈
4.4.2 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的驱动机制探索
4.4.3 乡村建设空间特性的应答机制分析
4.4.4 从多角度探索支撑体系运行的保障机制
4.4.5 乡村建设中三种机制的归纳和总结
4.5 本章小结
5 关中地区乡村建设与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的空间划分探索
5.1 理论认识与划分依据
5.1.1 空司类型划分的含义
5.1.2 空间类型划分的依据
5.2 关中地区乡村建设”三大空间“的提出
5.2.1 “三大空间”提出的政策依据
5.2.2 “三大空间”提出的规划理论依据
5.2.3 “三大空间”划分对乡村建设的引导策略
5.3 “三大空间”的划分与乡村建设需要注意的方面
5.3 1 重点资源的整合
5.3.2 核心区域的协作
5.3.3 地区差异的特色挖掘
5.3.4 村落与寺庙空司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6 乡村建设与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的理论初探与方法研究
6.1 定向性支撑方法与模式
6.1.1 定向性支撑方法的概念
6.1.2 定向性支撑方法的理论依据
6.1.3 定向性支撑的案例研究
6.1.4 “种子”与土壤的结构性思考
6.2 重构性支撑方法与模式
6.2.1 重构性支撑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6.2.2 重构性支撑的理沦及实践积累
6.2.3 重构性支撑的建筑设计及方法
6.2.4 乡村环境的应答与实践的解读
6.2.5 案例分析
6.3 逆向性支撑的方法和模式
6.3.1 逆向性支撑方法及概念
6.3.2 建筑设计中类型学的启示
6.3.3 现代技术材料的运用策略
6.3.4 乡村社区邻里单元构建模式
6.4 三种支撑方法与模式的总结和应用范围
6.5 老子的美学思想与“种子”的实践理性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及后续研究
7.4 回顾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