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译本序言
译者的话
第一章 时空图和物质结构
第一篇 电磁相互作用
第二章 辐射、量子力学和谱线
2-1 宏观粒子的辐射
2-2 时间的方向性和因果律
2-3 量子力学
2-4 名称、单位和测量
第三章 黑体、恒星光谱和赫罗图
3-1 温度和绝对温标
3-2 黑体
3-3 恒星光谱
3-4 赫罗图
3-5 天空中的恒星
第四章 射电天文学
4-1 历史简况
4-2 蟹状星云
4-3 个人的回忆
4-4 脉冲星
4-5 射电星系
4-6 类星体
第五章 毫米波天文学
5-1 分子
5-2 星际空间中的分子
5-3 巨分子云
第六章 星际微粒和红外天文学
6-1 一门新学科的诞生
6-2 星际尘埃
6-3 星际有机分子的起源
第七章 X射线天文学
7-1 技术
7-2 来自太阳的X射线
7-3 天蝎X-1——太阳系之外所发现的第一个X射线源
7-4 蟹状星云和其他的一些X射线源
7-5 第一个X射线星系
7-6 自由号巡天观测
7-7 密近双星与食双星
7-8 X射线双星和黑洞
第二篇 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第八章 原子、原子核和恒星的演化
8-1 恒星的能源需求
8-2 放射性
8-3 是天然放射性,还是核聚变
8-4 原子核和各种粒子
8-5 核能和恒星的能量
8-6 恒星的演化
8-7 恒星的终极问题
8-8 物质的历史
第九章 天体距离的测定
9-1 毕星团主序
9-2 毕星团主序的利用
9-3 造父变星
9-4 距离范围的延伸
第三篇 引力相互作用
第十章 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10-1 引言
10-2 运动
10-3 动力学
10-4 万有引力定律
10-5 从牛顿到爱因斯坦
10-6 狭义相对论
10-7 广义相对论
10-8 爱因斯坦的引力论
10-9 万有引力与天文学的关系
第十一章 黑洞
11-1 引言
11-2 逃逸速度
11-3 牛顿引力框架中的引力坍缩
11-4 广义相对论框架中的引力坍缩
11-5 黑洞是怎样形成的
11-6 黑洞没有“发”
11-7 克尔一纽曼黑洞
11-8 黑洞物理学定律
11-9 黑洞的检测
11-10 白洞
第十二章 宇宙学简介
12-1 什么是宇宙学
12-2 哈勃定律
12-3 膨胀着的宇宙
12-4 宇宙的对称性
12-5 奥伯斯佯谬
第十三章 大爆炸宇宙论
13-1 宇宙学模型
13-2 弗里德曼模型
13-3 哈勃定律的推广
13-4 射电源计数
13-5 角大小检验
13-6 早期宇宙
13-7 热大爆炸
13-8 微波背景辐射
13-9 氦和氘的原始丰度问题
13-10 宇宙的年龄
13-11 再论奥伯斯佯谬
第十四章 惯性和宇宙学
14-1 引言
14-2 马赫原理
14-3 单位和量纲
14-4 星系系统膨胀的含义
14-5 宇宙膨胀的另一种解释
14-6 哈勃和哈曼逊的红移一星等关系
14-7 早期宇宙
14-8 当前宇宙学中的难题
14-9 质量相互作用的一般形式
14-10 黑洞和白洞
附录A 稳恒态宇宙模型
附录B 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