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质量者得天下。这是一个质量决胜的时代。质量,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基石,世界经济转型提升的路标。质量,见证这片土地旺盛的经济活力,见证这方山水崛起的脉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速度终有上限,质量永无止境。”可以说,对任何一个产业、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重质量者昌,轻质量者亡。质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和全民的投入,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工作,才能使质量意识在全民中扎根。据资料记载,日本为使质量成为全民的认识基础,经历了38年的时间,才有了今天的质量成果。主宰质量的是人。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既有物质因素,又有人的因素;既有生产技术因素,又有管理因素;既有企业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在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核心,因为所有技术要素以及其他要素都只能通过人的要素才能起作用。从制造企业多年实际发生的质量问题统计来看,80%以上的质量问题并不是由于高深的技术问题造成的,而是由于员工没有树立“质量”的观念以及责任感不强等人为因素所导致。人的“质量”除指企业人员的学历高低、学问的深浅、知识的多少等有形的“质量”外,还应涵盖经验、技术、进取心、向心力、热心、公德、尊重消费者等这些无形的“质量”。国外管理学者明确提出:“产品质量不是制造出来的,质量是一种习惯”。日本企业十分重视在提高员工的“质量”上下工夫,努力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加强对员工的培养与训练。松下幸之助说过一句很简单但足以发人深思的名言:“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这些都充分说明,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全民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唤起全民的质量意识。人与质量的关系,不但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地区经济管理、科学技术水平、文化艺术蕴含和人民素质的综合标志,也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党和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