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是一个伟大、勤劳、勇敢、智慧、善良的民族,这个民族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是因为“他们有与全国其他民族不同的种族特点及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并且,更吸引人们眼球的是他们那悲壮的迁徙过程。 柯尔克孜族源于阿尔泰山北麓、叶塞尼河流域。历史上有过几次迁徙,大部分是向西迁移,而普遍受到人们关注的是东迁: 第1次是1293年,元朝政府将叶塞尼河流域的吉利吉斯族(即柯尔克孜族原称)与憨哈纳斯等部东迁至松花江流域原乃颜故地(今黑龙江省肇源县); 第2次是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四月二十八日,从喀尔喀蒙古特斯河流域出发,由西向东途经蒙古草原,于当年八月初二到达齐齐哈尔。九月一日正式编入八旗,享受旗人待遇一直到清末; 第3次是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五月初四,由乌里雅苏台启程,也是由西往东穿行喀尔喀草原,由三音诺言、土谢图汗、车臣讦三部按次选派官兵护送,经过三个月的行程,抵达黑龙江呼伦贝尔的地方。 本书描述的是第二次东迁。围绕雍正十一年(1733年)在清政府的干预下,骁勇善战的柯尔克孜族人的一部族从新疆开始了千里迁徙。一路数次击败兵匪、野兽突袭,风餐露宿,恶劣气候与疾病的侵扰,在人员伤亡车马损失大半的情况下,终于来到嫩江东岸的五家子、七家子,开始了新的生活进行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