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锡诚,男,山东昌乐人。1935年2月生。1957年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毕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员。1997年退休。历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研究人员、《民间文学》杂志编辑部负责人,新华社翻译、编辑、记者,《人民文学》杂志评论组组长,《文艺报》编辑部副主任、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社会职务:曾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旅游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理事;现兼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论坛》特约主编。主要学术著述有:《原始艺术与民间文化》(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中国原始艺术》(专著,全国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专著,学苑出版社2001年)、《追寻生命遗韵——我中的文化史迹》(文化随笔,武汉出版社2003年)、《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专著,全国社科基金“优秀”成果,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201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文集,学苑出版社2009年)、《民间文学的整体研究》(文集,台北:秀威咨询科技孤愤有限公司2015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