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秋我做主”系列以全新的视角,全景展现“春秋时代”诸侯国争霸风云。公元前770 年,周王室东迁洛邑继续享国,史称东周。东周自首位君主周平王之后,共传二十五个王,至公元前256 年为秦所灭,历时五百一十五年。东周前半期,诸侯国竞相争霸,史称“春秋时代”。中国的典章制度、文化习俗多源起“春秋时代”,后世广泛运用的权谋征伐、传奇典故亦多出于此。两百多年中,鲁、齐、宋、晋、楚、郑、曹、陈、魏、燕、秦、蔡、吴、越等国,互相纠结、碰撞、遏制、结盟,共同演绎了一个血雨腥风、动荡飘摇,却也因此充满中国文化生机的时代。作者以史料为基础,以诸侯争霸为主线,以“五霸”为中心,以通俗亲和的文字和丰满的笔触,多角度审视、叙述与评价了“春秋时代”的地缘格局、人文景观和政治演变。本书为第二部《王道晋文公》,主要叙述了天生异相的晋国落魄公子重耳,备尝“险阻艰难”后终成一代霸主的过程。重耳因骊姬之乱被迫流亡,辗转万里,几度浮沉,终因恭俭礼让而收人和之利,在秦穆公的鼎力支持下入主晋国。晋文公内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等良臣,不计嫌怨,唯贤是听,创设三军六卿,尽显王者风范;外联秦、齐,平周室子带之乱,攻卫伐曹,救宋服郑。前632年,晋文公于城濮大败楚军,华丽演绎“退避三舍”的王者之道。同年冬又召集秦、鲁、齐等九国会盟于温地,为晋国开创了百年霸业。后其子晋襄公和名相赵盾相继主政,晋国霸业遂成延绵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