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全三卷)从基督教的角度完整地讲述了两千五百年的西方思想史,勾画了哲学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爱恨交织的关系。神学家布朗所著的卷一出版后,成为广受欢迎的哲学与神学课程经典教材。但是,卷一只写到启蒙运动时期。神学家威尔肯斯与哲学家帕杰特联手撰写了卷二和卷三,成功地完成了整套书的计划。这套书对于了解西方思想史、认识信仰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学习神学,都不无裨益,适合学者、牧者、神学生,以及所有爱思考的基督徒。第1卷:作者主要考察了从前苏格拉底到启蒙运动近两千年西方哲学家、思想及思想运动的历史,时间跨度从公元前6世纪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到公元18世纪末期,对这一时期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安瑟伦、阿奎那、笛卡尔、帕斯卡尓、休谟、伏尔泰、卢梭、康德等思想给予某种基本的、引言性的叙述,它生动地勾画出哲学与信仰之间爱恨交织的复杂关系。第2卷:本稿就19世纪的哲学发展和宗教思想进行梳理,全方位地探讨深受启蒙运动影响的思想家们思索人类的经验,并围绕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展现了19世纪五彩纷呈的思想图景,阐明了基督教与哲学思潮之间的相互影响。19世纪是此前的启蒙运动乐观主义精神的继承者。从笛卡尔到18世纪晚期,有一股自信的暗流在涌动,即人性的潜能终将会实现。从康德自信地宣称他发动了思想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到黑格尔绝对精神的自我展现,再到孔德和马克思的乌托邦式的社会观,最后到詹姆斯实用主义敢作敢为的活力,普遍的感觉就是,任何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人类是可以挽救的,甚至是可以臻至完美的。外在证据也似乎支持这种乐观主义。从人们可能诉诸的几乎每种标准来看,生活正在变得日益美好。整个19世纪,就是这一乐观情绪得到了强化。第3卷:在20世纪,人们不仅失去了对于理性和科学的信心,也失去了对于自我和整体社会的信心。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西方文化的特征,既打破了那些思想体系,又粉碎了那种乐观主义,造成的冲突与苦难,引发了严重的文化危机,破碎了西方的骄傲自满。在漫长而残酷的战争中,新技术造成重大的伤亡与毁灭,这些因素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西方文化。20世纪是大变革的时代,不仅世界各国人民与西方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变革的速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世界各国人民及其思想的变化指数不断增长。与流行音乐相比,哲学前进的步伐虽可谓从容不迫,但是西方哲学思想的多样性不逊于过去任何一个时代。人们很难找到统一的论题或问题。不过,尽管思想的洪流奔腾不息,共同的问题仍然不断涌现。关于哲学的本质及其学科地位的问题,便是其中之一。这卷中考察的学者,都研究过语言、意义与人的存在的问题。不同的思潮对过去的一些基本的哲学假设与信念,提出了后现代式的批评。作者从弗雷德、胡塞尔、柏格森开始,通过对摩尔、罗素、维特根斯坦、狄尔泰、海德格尔、加缪、萨特、薇依、巴特、尼布尔、杜威、蒂利希、怀特海、蒯因、阿奎那、伽达默尔、利科、利奥塔、哈贝马斯等思想家的分析研究,勾勒出20世纪哲学与神学沿着后现代主义发展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