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动机
(一)李庄:说与不说,都是个问题
(二)黄静:面对“反水”律师,我要怎么说出口
二、研究现状
(一)域外相关研究
(二)我国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美国:律师—委托人特免权与守密之伦理责任
(二)英国:法律职业特免权
(三)德国:交通、联络权
(四)日本:接见通信权
(五)中国:会见权与保密义务
四、小结
第二章委托人与律师交流权的理论基础
一、法理依据
(一)获得律师帮助/辩护权
(二)不自证其罪权
(三)隐私权
(四)公平审判权
二、价值定位
(一)信赖关系vs真实义务
(二)个人权利vs公共利益
(三)个人主义vs功利主义
三、小结
第三章委托人与律师交流权之域外考察
一、历史演变
(一)从“绅士的荣誉”到委托人的权利
(二)从“证据特权”到“交流权”
(三)从个人到公司
(四)从委托人到委托人的代理人
(五)从执业律师(external lawyer)到法务雇员(in-house lawyer)
(六)从律师到律师助理
(七)从唯一目的到主要目的
二、法律渊源
(一)宪法性渊源
(二)法律
(三)行业协会规则
三、构成要件
(一)积极要件
(二)消极要件
四、适用范围
(一)时间
(二)对象
五、保护方式
(一)证据特免权
(二)律师保密义务
六、具体措施
(一)禁止不合理的搜查与扣押
(二)过失泄露
(三)有限放弃
(四)限制滥用监听
(五)慎用辞去辩护/代理
(六)禁止不利推论
七、小结
第四章我国委托人与律师交流权
一、我国委托人与律师交流权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1949年以前
(二)1949~1996年
(三)1997~2012年
(四)2013年至今
二、我国委托人与律师交流权的现状与问题
(一)委托人权利错位
(二)部分案件不能/难以交流
(三)交流受限
(四)信任互缺
(五)保障乏力
三、保障委托人与律师交流权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交流
(二)促进守法
(三)促进司法
四、我国委托人与律师交流制度改革的程序构想
(一)认知层面
(二)法律层面
(三)构成要件
(四)具体措施
五、小结
第五章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