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史丛书”总序 陈平原/
让儒学回归人文化成——序 姜义华/
第一章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第二章史、道、儒秩序的重建:晚清民初的原儒说及其出现的原因/
第一节晚清原儒论的初创:刘师培的奠基/
第二节题号由古今异:章太炎原儒及其范式意义/
第三节道为儒之本:张尔田的原儒说/
第四节“史”无前例:以江瑔、刘咸炘的原儒为例/
第三章《说儒》前史:影响《说儒》写作的内源性因素/
第一节思想碎片:学生时代有关儒家和孔教的认知/
第二节重建学术谱系:系统研究儒家和孔子思想的起始/
第三节《先秦名学史》和《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中的“老前孔后”说/
第四章事不阻隔:《说儒》出现前胡适的学术重心/
第一节“整理国故”时期的原儒:许地山、陈钟凡、张寿林和狩野直喜/
一、 许地山原儒的神话和比较宗教学视角/
二、 陈钟凡以“礼”解读儒和儒家/
三、 张寿林为狩野直喜原儒说“代言”/
第二节诉诸启蒙:胡适1920—1930年代初的学术重心/
一、 计划之外:胡适“整理国故”的偶然性/
二、 “清学”为何重要?/
三、 从齐学到“国教”:对中古特征及中国思想宗教化动因的求解/
第五章时势造境:《说儒》的出现/
第一节胡适学界中心地位的确立及自我反省/
一、 代际更迭:学界新核的诞生与际遇/
二、 名声之累:胡适“暴得大名”后的自省/
第二节学界地位如何消解?学科化、唯物论和清华哲学学派/
一、 史学学科化的客观影响/
二、 唯物论的兴起及其冲击/
三、 哲学学科化、清华哲学学派和冯友兰的反戈/
第三节不意成圣:胡适的孔子式孤独/
一、 少数派:“九一八”事变后胡适“主和”论的内与外/
二、 “孟真是反对我的”:以对日态度和策略分歧为例/
三、 期望与失望:胡适与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分歧对其心理的影响/
第六章寻觅重心:《说儒》的文化密码(上)/
第一节超越“尊孔派”:《说儒》出现的意味/
一、 孔子乃殷人:《说儒》的雏形/
二、 接力章太炎:《说儒》的学术承续/
三、 《周东封与殷遗民》对《说儒》的启发/
第二节原始的儒:殷遗民和殷民族的教士/
一、 巫史传统的重拾:“儒”之概念的重新定义/
二、 人类学或民族学视角:殷民族教士的特征/
第三节儒之“柔逊”与文化的“倒征服”/
一、 原始“儒”“柔逊”之史实/
二、 现实因素的渗入:儒之“柔逊”说的另一面/
第七章建构重心:《说儒》的文化密码(下)/
第一节文化乃王道:文化上的“倒征服”及其历史依据/
一、 “摧刚为柔”:“柔”与“刚”的现实转换/
二、 历史、现实与文化学:文化上“倒征服”的发见/
第二节儒教教主:《说儒》对孔子形象的塑造/
一、 “反孔”与“尊孔”:胡适在不同时空和不同层面的表达/
二、 新形象和新儒行:《说儒》中的孔子/
三、 吊诡的结局:“教主”神话的解构/
第八章《说儒》的争议和反响/
第一节青年无畏:学生辈的回应和挑战/
一、 细节辨正:新派青年的质疑/
二、 “先见”各异:旧派青年的商榷/
三、 唯物论影响下的社会史的回应/
第二节新派间的学术博弈:同辈学人的商榷/
一、 意气以外:冯友兰的全面商榷/
二、 借问胡适:郭沫若的“思想战”/
三、 中华文化的宗教起源与人文起源:钱穆师生的驳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胡适儒学简谱/
后记/
作者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