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名家特色精品课程(套装共6册)

艺术设计名家特色精品课程(套装共6册)

艺术设计名家特色精品课程(套装共6册)

定 价:¥252.00

作 者: 许平 编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丛编项: 设计理论系列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58600210 出版时间: 2018-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8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艺术设计名家特色精品课程:设计理论系列(全六册)》总共6本,包括:《设计心理学》,《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艺术设计史》,《视觉传达设计原理》,《艺术设计专业写作教程》以及《设计概论新编》。本系列丛书内容体现并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设计理论前沿而新颖的教学与研究成果。作为艺术院校设计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本套丛书出版至今7年,影响了几代艺术设计教育者与学习者。改版升级后,大量增加了近几年全新范例与图片,引用当下新出现的设计成果,分层详述了艺术与设计、设计与生活的紧密关系,从理论到实际都有准确明晰的表述,范畴超出传统的设计关注的视野。同时,新增了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更加合理,知识结构更加完整;课后习题将教学与辅导相结合,真正做到“可读可学”,高效实用。另外,本套丛书均配备课件,可供实际教学使用。

作者简介

  许平,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美术学院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文化与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间工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九、第十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评审委员,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日本千叶大学工学部高级访问学者。

图书目录

设计心理学:
一、设计心理学概述 ——作为一门设计科学的设计心理学
1.1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1.2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
1.3 设计心理学的历史和相关学科: 1.3.1 审美心理学、心理美学、艺术心理学、美术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1.3.2 工业心理学与人机工程学、广告心理学及消费心理学、行为学等应用心理学的研究/ 1.3.3 职业设计师的经验知识
1.4 现代设计心理学: 1.4.1 可用性工程/ 1.4.2 感性工学/ 1.4.3 基于仪器的设计心理学研究

二、设计中的感觉与知觉——以“视觉生产”为核心的艺术设计
2.1 感觉
2.2 易于感知与难于感知-基于感知原理的设计技巧: 2.2.1 感觉的多通道/ 2.2.2 阈限
2.3 视觉: 2.3.1 颜色视觉/ 2.3.2 明度视觉/ 2.3.3 运动视觉
2.4 现实与感知-视觉游戏: 2.4.1 知觉/ 2.4.2 知觉组织
2.5 错觉-被愚弄的知觉:2.5.1 有效错觉/ 2.5.2 错觉矫正

三、认知与学习——调节信息加工负荷的设计
3.1 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理论
3.2 人的认知: 3.2.1 辨认和识别/3.2.2 设计中的识别理论/3.2.3 记忆三级模式/3.2.4 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3.3 注意-眼球争夺战:3.3.1 注意指向/3.3.2 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3.3.3 注意分散/3.3.4 信息搜索策略
3.4 记忆 :学习策略:3.4.1 记忆的分类/3.4.2 记忆干扰/3.4.3 长时记忆的存贮结构/3.4.4 学习与训练 :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
3.5 信息加工理论的应用 : 可用性设计

四、设计情感
4.1 情绪和情感的界定
4.2 设计的情绪表达:4.2.1 情绪的作用/4.2.2 情绪的维度
4.3 设计情感:4.3.1 设计情感的特殊性/4.3.2 设计情感的层次性

五、情感设计
5.1 情感肌肤
5.2 情感的设计策略:5.2.1 快乐或高兴/5.2.2 痛苦/5.2.3 悲伤或悲哀/5.2.4 愤怒或生气/5.2.5 恐惧或害怕/5.2.6 惊讶或惊奇/5.2.7 厌恶或厌烦
5.3 设计情感的表达:5.3.1 点/5.3.2 线/5.3.3 面和体/5.3.4 结构/5.3.5 色彩/5.3.6 材质和肌理

六、设计思维与设计师心理
6.1 设计思维:6.1.1 思维/6.1.2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6.1.3 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6.1.4 问题求解/6.1.5 创造性思维/6.1.6 设计思维/6.1.7 作为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设计艺术思维
6.2 设计师个体心理:6.2.1 创造力/6.2.2 创造力的结构/6.2.3 设计师人格与创造力/6.2.4 设计师“天赋论”/6.2.5 设计师的创造力培养与激发
6.3 设计师压力应对:6.3.1 设计师常见的职业压力/6.3.2 设计师的压力应对


设计概论新编:
绪论 我是谁?
第一节 独一无二的我
一、我喜欢做的事情
二、左右手与设计
第二节 不同的我们
一、五大洲四大洋
二、男女有别
三、拥抱生命的强者
第三节 设计以人为本
一、为人的需要
二、生态的内在价值
三、不应该设计什么
第一章 三大专业从何而来?
第一节 时代的设计
一、现实与理想
二、王受之看世界
三、艺术设计院校及专业
第二节 原因与结果
一、日常生活的平凡与伟大
二、三大需要形成的设计
第三节 器具形态的设计
一、器必有形
二、形-功能-结构
三、学习与创新
第四节 视觉传达设计
一、学习与创新
二、满足视觉心理的历史
三、时代的动漫艺术
第五节 人居环境设计
一、建筑类型与景观设计
二、街道设施与环境标志设计
三、城市规划设计
第二章 谁率先而来?
第一节 艺术是什么?
一、时代的晴雨表
二、和谐与惊奇
三、宽阔深刻的主题
四、使高新科技闪光
五、高技巧传导的激情天真
六、解析潜意识
第二节 设计是什么?
一、设计是一种创造
二、关系的创造设计
第三节 艺术设计或设计艺术
一、生活方式的设计艺术
二、与“艺术”的不同之处
第四节 谁率先而来
一、 “艺术”还是“设计”
二、公共艺术的新发展

第三章 设计了些什么?
第一节 回首漫漫来路——手工艺
一、古代中国的艺术设计
二、古代西方世界的艺术设计
第二节 工艺美术运动前后
一、手工艺的建树
二、新艺术
三、风格派、构成派
四、装饰艺术风格
第三节 现代主义及现代设计
一、世界的工业设计
二、包豪斯
三、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四、商业繁荣下的设计
第四节 发展中的当代设计
一、从波普到流行
二、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三、结构与解构的高技术
第四章 如何评价我们的设计?
第一节 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评价标准并非生态的
一、价值标准
二、人的标准
第二节 甲方乙方和我的理想
一、谈判的艺术
二、“概念设计”的概念
第三节 市场的巨手
一、作品-产品-商品
二、品牌之路
第四节 兼容的殿堂——世界博览会
一、21世纪之后
二、2008年后的期待
三、变与不变
第五章 寻找创造的心迹
第一节 看世界的方法
一、信息、信息传播与设计
二、系统概念与系统设计
三、需要控制的设计
第二节 生态的也是可操作的
一、分形的自然与分形设计
二、符号的设计与生态
三、完形心理学
第三节 设计的时代思潮
一、从结构到解构
二、非物质社会设计
第四节 创新的设计师
一、达?芬奇——仿生设计的机械
二、高迪——自然形态的建筑结构化
三、赖特——从自然结构到有机建筑
四、密斯——探索宇宙模式的建筑结构
五、阿尔瓦?阿尔托——模具化有机形态
六、贝聿铭——人与人关系的生态
七、盖里——高科技的人间自然
八、靳埭强——人的尺度与符号范式
第六章 训练我们的眼和手
第一节 我们的眼,我们的手
一、心明眼亮,十指连心
二、因为我们的心,手工艺得以永恒
三、 家居金木水火土
四、公共艺术实验中心
第二节 穿行在城市(母性的拥抱)
一、高能成,低难就
二、寻找桃花源
第三节 简洁的丰富与模糊的明晰
一、记忆的奥秘
二、视觉空间的识辨
第四节 速度的快感
一、从千里江陵(一日还), 到巡天遥看(一千河)
二、人机工学
三、形态的速度感
第五节 Web 上延展的感官(新媒体设计)
一、技术与艺术
二、感官的意义
结?语 我们要成为怎样的设计师?
第一节 中国的准设计师 (我是谁?)
一、时代的人(眼光)
二、国际社会准则
第二节 在一万年文化5000年文明上创造
(我们从哪里来?)
一、道法自然
二、生态设计与设计的生态
第三节 明天在每个设计师的双手中
(我们要到哪里去?)
一、设计哲学在当代(世界性的)
二、始于足下(个人的)

世界现代设计史:
一、工业革命和现代设计史的开端
1.工业革命和工艺美术运动
2.新艺术运动
二、现代设计运动
1.德国工业联盟
2.俄国构成主义
3.荷兰风格派
4.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
5.装饰艺术运动
6.流线型设计
三、战后现代设计的发展
1.美国现代设计的发展与美国生活方式
2.乌尔姆高等造型学院——德国新理性主义设计思想的实践者
3.功能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风格
4.北欧设计和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5.意大利设计与艺术地生产
6.日本现代设计的崛起
四、波普设计与激进设计运动
1.波普文化与波普艺术
2.波普设计
3.激进设计与反设计运动
五、后现代设计
1.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2.后现代建筑
3.阿卡米亚和孟菲斯
4.新设计运动
六、多元化背景下的设计
1.环境保护与绿色设计
2.以人为本与人性化设计
3.时尚创造与个性化设计
4. 高新技术与情感化设计
5.设计文化与设计艺术

中国艺术设计史:
一、原始社会的设计缘起
1. 设计起源与石器制作
2. 陶器制作与器形设计
3. 纺编织物的产生与设计形式
4. 原始居住设计的雏形
5. 原始农业生产器具设计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设计规制
1. 青铜鼎器与礼制性设计
2. 原始陶瓷器的形成与实用设计
3. 交通运输工具的设计规范
4. 建筑设计与城建布局
5. 丝纺织物与服饰艺术设计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设计自觉
1. 早期工艺技术与器具设计
2. 设计与生活
3. 设计与征战
4. 设计思想的初步形成
四、秦汉时期的设计发展
1. 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
2. 冶铜业与铜器设计
3. 丝织、印染与服饰设计
4. 陶瓷设计日臻完善
5. 漆器业的兴盛与漆艺设计
6. 车船设计水平的提高
7. 建筑设计与木作业
8. 工具的使用与设计
9. 秦汉时期文献典籍中的设计理论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设计变迁
1. 瓷器时代的出现与陶瓷器设计
2. 漆工艺的发展与特色漆器品种
3. 织印染与服装业的恢复及形成的设计特色
4. 金属工艺与纹饰设计
5. 车船制造及木作业设计
6. 建筑与雕刻工艺设计
7. 设计思想的多样性
六、隋唐五代时期的设计繁荣
1. 手工业的兴盛与设计水平的提升
2. 陶瓷工艺与陶瓷设计的发展
3. 纺织及印染业的进步与品种的丰富多彩
4. 服装工艺与服饰设计的特色形成
5. 金属工艺设计的成熟
6. 造船与家具制造业的发展与设计特色
7. 建筑设计的成熟与繁荣
8. 五代十国时期的设计特征
9. 唐代设计理论述要
七、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设计纷繁
1. 手工业的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形成
2. 宋瓷的生产规模与设计成就
3. 宋代丝织、染缬工艺的发展
4. 宋代服饰与艺术设计风格
5. 雕版印刷与商业美术设计
6. 金属制器与工艺设计
7. 宋代建筑及家具设计
8. 辽和金时期的设计继承与特色
9. 西夏时期的设计成就
八、元代的设计交融
1. 瓷器工艺与设计
2. 染织工艺及其品种设计
3. 服饰工艺与服饰设计
4. 金属工艺及品种设计特色
5. 农业器具与天文器具的设计记载
6. 建筑与装饰纹样设计
7. 印刷、家具与商业美术
九、明清时期的设计渐变
1. 纺织印染业的高度繁荣与染织品种设计
2. 服装工艺与服装设计
3. 陶瓷业的繁荣与品种发展
4. 明清贸易瓷的历史演变与特色
5. 建筑设计与建筑彩画艺术
6. 家具种类与工艺设计
7. 车船种类与造船业
8. 印刷工艺与印刷设计
9. 丰富多彩的设计理论
十、近现代史上的设计更新
1. 伴随近代手工业和对外贸易发展起来的艺术设计
2. 纺织印染业的发展与新兴花色品种
3. 服饰设计水平的提高
4. 新兴产业的出现与艺术设计的新发展
5. 建筑艺术的变迁与建筑装饰的兴起
十一、新中国时期的设计进步
1. 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工艺美术
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工艺美术
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工业产品设计
4. 文革时期的工艺美术
5. 新时期的工艺美术及面向21世纪的艺术设计事业
附 录/287
我国历史年代公元对照表
当代中国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大事年表(1949—2000)
中国古典设计文献索引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
一、传达
1.1 传达的含义
1.2 人与传达:1.2.1 传达是人类的基本需要/1.2.2 人的年龄成长与传达/1.2.3 传达对象的分类
1.3 传达的目的与作用
1.4 传达的过程与原理:1.4.1 传达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1.4.2 传达的基本原理
1.5 传达媒介:1.5.1 语言媒介/1.5.2 印刷媒介/1.5.3 电子媒介/1.5.4 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1.6 感官与传达:1.6.1 感官与感觉/1.6.2 感觉的分类与传达功能
1.7 语言传达与非语言传达/1.7.1 语言传达/1.7.2 非语言传达
二、符号
2.1 符号的基本概念:2.1.1 符号的约定性/2.1.2 符号的差异性/2.1.3 符号的性质/2.1.4 符号的形态与分类
2.2 符号的形式与内容
2.3 关于符号学理论
2.4 语言符号:2.4.1 语言符号是最基本的符号形态/2.4.2 语言是一切符号的基础和母体/2.4.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2.5 视觉符号:2.5.1 推论符号与表象符号/2.5.2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符号运用/2.5.3 视觉符号的语义表达/2.5.4 视觉符号的感性特征与审美属性/2.5.5 视觉符号的消费
三、视知觉
3.1 视觉生理:3.1.1 眼睛/3.1.2 大脑与视神经/3.1.3 光/3.1.4 视觉现象的产生过程/3.1.5 眼球运动
3.2 视觉心理:3.2.1 主动积极的视觉活动/3.2.2 格式塔理论/3.2.3 图与底/3.2.4 形的群化与整合/3.2.5 恒常性/3.2.6 视觉平衡
3.3 视知觉的基本现象:3.3.1 明度知觉/3.3.2 色彩知觉/3.3.3 立体知觉与深度知觉/3.3.4 运动知觉/3.3.5 错视觉
3.4 视觉认知:3.4.1 注意/3.4.2 识别/3.4.3 记忆/3.4.4 思考/3.4.5 语言
四、视觉元素(造型基础要素)
4.1 形:4.1.1 点/4.1.2 线/4.1.3 面
4.2 色彩:4.2.1 色彩的基本属性/4.2.2 色彩对比/4.2.3 色彩的调和/4.2.4 色彩的表现特性/4.2.5 色彩与传达效果
4.3 肌理(质感):4.3.1 触觉肌理/4.3.2 视觉肌理
五、视觉表达方式
5.1 线的表现
5.2 平面的表现
5.3 体积与空间的表现:5.3.1 体积感/5.3.2 空间
5.4 时间和运动的表现:5.4.1 时间经过的表现/5.4.2 运动瞬间的表现/5.4.3 连续的同时表现/5.4.4 利用变形的运动表现/5.4.5 摄影的运动记录/5.4.6 新视觉的发展/5.4.7 利用频闪运动的表现/5.4.8 运动的扩大与压缩
5.5 光的表现:5.5.1 视觉艺术中对光的表现/5.5.2 光的造型
六、视觉设计原则
6.1 平衡:6.1.1 对称/6.1.2 均衡
6.2 节奏与韵律:6.2.1 节奏/6.2.2 韵律
6.3 比例与尺度:6.3.1 比例/6.3.2 尺度
6.4 调和与对比(统一与多样):6.4.1 对比(多样)/6.4.2 和谐(统一)
七、视觉媒介
7.1 印刷媒介:7.1.1 印刷设计的发展/7.1.2 印刷媒介的设计类别与门类
7.2 影像媒介:7.2.1 摄影/7.2.2 电影/7.2.3 电视
7.3 时空媒介:7.3.1 书籍设计/7.3.2 包装设计/7.3.3 展示设计/7.3.4 视觉环境与感性传达/7.3.5 导向设计
7.4 数字化媒介:7.4.1 互联网(Internet)/7.4.2 多媒体/7.4.3 UI(界面)设计/7.4.4 信息可视化设计
参考书目
后记

艺术设计专业写作教程:
第一章 设计应用文写作通论
第一节 设计应用文写作的认识及价值
一、应用文的基本知识
二、设计应用文的类型和特点
三、构筑设计整体的重要途径
四、设计师的素质与能力
第二节 设计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
一、观点与材料
二、结构与语言
三、设计研究与设计应用文写作的难度
第二章 设计调研及分析报告
第一节 设计市场调研报告
一、市场调查的特点及种类
二、市场调查的过程和方法
三、市场调研报告的格式和写作方法
四、例文与简析
第二节 设计消费与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一、设计消费与经济活动数据来源
二、设计消费与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
三、分析报告的格式与写作方法
四、例文与简析
第三节 设计实验报告
一、设计实验报告的类型
二、设计实验过程记录
三、设计实验报告的格式与要求
第四节 田野考察报告
一、田野考察的概念和作用
二、田野考察的过程
三、田野考察报告的写作
四、例文与简析
第三章 设计文案与常用文稿
第一节 广告文案
一、广告与广告文案
二、广告文案的结构与类型
三、广告文案的写作方法
第二节 设计策划书
一、策划与策划书
二、广告策划书的写作
三、广告策划书案例
第三节 设计类招、投标书
一、招标和招标书
二、招标书的结构和写作
三、设计类招标书写作及案例
四、设计类投标书的写作
五、设计类投标书的模式
第四节 设计类合同与协议书写作
一、合同文本的基本结构
二、设计类合同书写作
三、设计类协议书写作
第五节 产品说明书
一、产品说明书的类型及特点
二、产品说明书的结构
三、产品说明书的格式
四、产品说明书例文
第四章 设计论文与设计通讯
第一节 设计学术论文
一、学术论文的概念和特征
二、设计学术论文的特殊性
第二节 设计类学位论文
一、学位论文的特点与学术规范
二、学位论文的基本结构
三、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法
四、例文与简析
第三节 设计通讯
一、设计通讯的概念与作用
二、设计通讯的类型
三、设计通讯的写作原则和要求
四、例文与简析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