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强到文雅
爱心是文明的前提
素质只是不用提醒
教养,就是要让别人舒服
文明,离我们还有多远
欧洲人的排队风格
个人素质的一小步,民族素质的一大步
走出国门,你的举止文明吗
为什么西方人会“车让人”
文明是打小炼成的
公交车上看公德
如何装一个文明人
尴尬的中国人
文明的层次
你向下一代灌输什么价值观
文明的尺度
一个民族需要传统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象棋围棋与民族文化精神
杰出的旅行家——玄奘
外国名人与中国兵马俑
西方人眼里的中医中药
莫高窟
中国之美
说不尽的布达拉宫
文明的坐标在哪里
废墟
人生三步骤
逝去的儒者——我的父亲梁漱溟
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
人间随处有乘除
北大精神北大人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
声讯时代为什么要重读经典
中国给了我“天使般的行文”
身份与中国文化
日常中国:从50年代到90年代
遥远的自然
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
“不怕死”的中国人
一曲震撼世界的社会主义赞歌
“保尔”的遗言
穿墙而过的文化
精神的殿堂
在战争中坚守文明
西方人误读的中国
东方人和西方人
餐桌上的“民族精神”
国人的柔与西人的刚
我看中美面子
“小气”而慷慨的英国人
德国人:永远背着哲学家的包袱
米哈博桥上的眼泪
梦幻之美
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
无限玄机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