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艺术理论艺术之道的学理透视

艺术之道的学理透视

艺术之道的学理透视

定 价:¥59.25

作 者: 刘承华 著,仲呈祥 编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9035983 出版时间: 2018-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97 字数:  

内容简介

  《艺术之道的学理透视》为作者刘承华在艺术学研究方面以“学理”为主题的论文选集,共含五个部分。一、从主体间性、逻辑形态、感应思维以及中西古今差异等方面对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进行学理探究。二、对艺术创造的学理进行探究,在肯定艺术的审美本质的前提下,分别以“语气”说、“张力”论、“所以声”等理论阐释艺术美的生成机制。三、从全球化潮流、跨文化交流、自身文化张力、创新能力养成等多个方面探讨艺术意义的多元建构。四、转向艺术史演变的内在逻辑,对艺术发展的非连续性、中西艺术表现的不同路向、艺术形式演变的生命本原等展开学理阐释。五、对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定位作学理思考,阐述学科独立的理由和内部构成的设想。本书虽系论文选集,但主题集中,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论理深入浅出,对于目前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刘承华,男,江苏滨海人。1982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美学学会理事。曾先后担任艺术学研究所副所长、音乐学院副院长、人文学院院长。主要从事艺术美学、音乐美学、琴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中国音乐的神韵》《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古琴艺术论》《倾听弦外之音一音乐美的文化之维》《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文化与人格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江南文化中的古琴艺术》(合作)《音乐美学教程》(主编)等十余部,发表论文120余篇。获各种省部级、厅市级教学、科研奖励7项。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艺术学的学理机制
20世纪艺术美学理论的维度转换——从“主客间性”与“主体间性”所作的考察
自律论与他律论的区分标准和学理依据
从内涵逻辑解读中国美学的理论特点——以中国音乐美学文本为例所作的分析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学理重建
中国美学思想范式中的“感应”与“全息”——由罗艺峰《中国音乐思想史五讲》引发的思考
第二章 艺术美的生成法则
现代艺术荒诞性的审美本质——兼及艺术审美类型的逻辑关系和历史进程
以“语气”为枢纽营造音乐之美——成公亮古琴演奏理念及其与传统的遇合
“声”与“所以声”的区分及其意义——《文子》音乐审美思想诠释
潇洒与飘逸的极致——对绝句艺术的美学分析
中国艺术表现中的“含蓄”辨微
对音乐内在张力的精心营构——马友德二胡教学与演奏的核心理念
第三章 艺术意义的多元建构
全球化时代地域艺术的生存逻辑
面向“存在”与面向“存在者”——对中西艺术差异的一种哲学解释
艺术的自体守护与异体欣赏的统一何以可能?——从“多元”与“一元”的互含关系所作的论证
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机制——兼及艺术的文化学阐释路径
从“完形”看艺术审美与科学创造的深层联系
第四章 艺术演进的深层逻辑
艺术演进的非连续性与中心转移——以明清时期江苏地区琴派的盛衰变迁为例
对象被不断“展开”的历程——西方艺术表现的内在张力与演变轨迹
对象被“灌注”生命的历程——中国艺术从传神写意到韵律化的逻辑理路
在形式演变的背后——以文体为例看生命状态对艺术形式的影响
第五章 艺术学科的学理定位
找回艺术学的真正“自我”——从艺术学的独特对象所作的学科定位
从艺术与文学的关系谈艺术学门类学科的设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