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呼吸内科组织与管理
第一章 呼吸内科护理岗位及能级管理 3
第一节岗位设置 3
第二节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 4
第二章 呼吸内科科室管理 15
第一节环境管理 15
第二节药品及物品管理 16
第三节人员管理 21
第三章 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制度 26
第一节病房管理制度 26
第二节分级护理制度 27
第三节交接班制度 30
第四节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31
第五节健康教育制度 32
第六节消毒隔离制度 34
第七节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36
第八节护理差错(事故)预防及报告制度 37
第九节患者皮肤压疮预防及报告制度 38
第十节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报告制度 38
第十一节患者管路滑脱预防及报告制度 39
第十二节患者意外伤害预防及报告制度 40
第十三节护理投诉管理制度 41
第十四节医疗护理纠纷或事故处理程序 42
第十五节纠纷病历的管理 42
第十六节护理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44
第十七节纤维支气管镜室管理制度 44
第四章 呼吸内科常见风险评估与防范 46
第一节压疮的风险评估与防范 46
第二节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与防范 47
第三节管路滑脱的风险评估与防范 47
第四节意外伤害事件的风险评估与防范 48
第五章 护理记录书写 52
第一节体温 52
第二节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63
第三节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67
第四节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73
第二篇呼吸内科护理技术
第六章 氧疗技术 83
第一节鼻导管吸氧技术 83
第二节部分呼吸面罩吸氧技术 84
第三节非重复呼吸面罩吸氧技术 86
第四节文丘里面罩吸氧技术 87
第五节便携式(制氧机)吸氧技术 89
第七章 吸入疗法技术 91
第一节定量吸入器气雾吸入技术 91
第二节经储雾罐定量吸入器气雾吸入技术 93
第三节经储雾器(带单向阀)定量吸入器气雾吸入技术 94
第四节便携式雾化器气雾吸入技术 96
第五节碟式吸入器干粉吸入技术 98
第六节都保干粉吸入技术 99
第七节吸乐装置干粉吸入技术 101
第八章 胸部物理治疗技术 103
第一节腹式呼吸技术 103
第二节有效咳痰技术 104
第三节叩击震颤排痰技术 106
第四节体位引流技术 108
第五节气道清除系统仪使用技术 111
第六节经鼻、口腔吸痰技术 114
第九章 机械通气技术 117
第一节无创机械通气使用技术 117
第二节有创机械通气使用技术 120
第三节气管插管护理配合技术 123
第四节气管切开导管内套管(无气囊)使用技术 126
第五节气管插管固定 128
第六节气管切开固定技术 133
第七节气管切开换药技术 137
第八节气管插管气囊监测技术 139
第十章 呼吸介入护理与配合 141
第一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护理配合 141
第二节自体荧光支气管镜检查护理配合 146
第三节支气管镜气道内超声检查技术护理配合 151
第四节全肺灌洗检查护理配合 156
第五节内科胸腔镜检查护理配合 160
第六节冷冻治疗护理配合 165
第七节气道内支架置入技术护理配合 170
第八节气道球囊扩张技术护理配合 175
第九节氩等离子体凝固术护理配合 180
第十节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护理配合 185
第三篇呼吸内科疾病护理
第十一章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护理 193
第十二章 肺炎的护理 197
第一节葡萄球菌肺炎的护理 197
第二节病毒性肺炎的护理 202
第三节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 206
第四节肺炎衣原体肺炎的护理 210
第十三章 支气管扩张症的护理 212
第十四章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220
第十五章 肺脓肿的护理 231
第十六章 肺结核的护理 240
第十七章 肺栓塞的护理 247
第十八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 255
第十九章 支气管肺癌的护理 264
第二十章 胸膜疾病的护理 271
第一节气胸的护理 271
第二节胸腔积液的护理 277
第二十一章 呼吸衰竭的护理 281
第二十二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292
第二十三章 呼吸内科症状护理 296
第一节咳嗽的护理 296
第二节咯血的护理 298
第三节呼吸困难的护理 302
第四节胸痛的护理 305
第四篇呼吸内科常用药物
第二十四章 抗微生物药物 311
第一节抗生素 311
第二节喹诺酮类 376
第三节抗病毒药物 394
第四节抗真菌药 401
第五节抗结核药 407
第二十五章 镇咳药 417
第一节中枢性镇咳药 417
第二节外周性镇咳药 420
第二十六章 祛痰药 423
第一节刺激性祛痰药 423
第二节黏痰溶解药 428
第二十七章 平喘药 434
第一节β受体激动剂 434
第二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442
第三节M受体拮抗剂 451
第四节过敏介质阻释剂 456
第五节肾上腺皮质激素 466
第二十八章 呼吸兴奋药 487
第五篇呼吸内科操作篇
第二十九章 标本采集 493
第一节动脉血标本采集 493
第二节痰标本采集 497
第三节咽拭子标本采集 501
第四节血培养留取 503
第三十章 仪器操作 506
第一节多功能监护仪的使用 506
第二节输液泵的使用 509
第三节微量泵的使用 514
第四节心电图机的使用 518
第五节PHILIPS HEARTSTART XL除颤仪使用 521
第六节震动咳痰机的使用 524
第七节降温机的使用 527
第八节冰帽的使用 529
第九节峰流速仪的使用 530
第十节简易人工呼吸器使用 532
第三十一章 其他操作 534
第一节胸腔穿刺术 534
第二节胸腔闭式引流技术 537
第三节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542
第四节肺动脉压监测技术 543
第五节酒精擦浴法 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