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信息与知识传播错位: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叙述与视觉政治

错位: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叙述与视觉政治

错位: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叙述与视觉政治

定 价:¥58.00

作 者: 吕新雨 著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批判传播学·文论系列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7578838 出版时间: 2018-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字数:  

内容简介

  《错位: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叙述与视觉政治》主要辑录了作者的三篇长文,分上、中、下三部分,围绕艺术、政治和视觉三个主题,探讨后冷战时代的中国认同问题。 上篇以“‘美术’作为中国的世界史”为主题,回顾了作为“救亡”与“保守”双重奏的苏州30年代文献展,同时聚焦1937年世界博览会与中国“民族主义”的关系,详细描述了“中国”在世界博览会与美术馆中的“世界史”过程,并重新阐述了“赛会”与“美术”兴起之间的互动。 中篇主要通过《“台独”的历史根源:从“白团”到“台湾帮”——作为中国叙述的“台湾问题”》一文,对两岸关系问题的理解进行了厘清和推进。作者认为,今日台湾的政治图景固化在了“台独”或“独台”的困境或危机中,只有打破蓝绿共享的冷战意识形态,重建反帝之民主革命的台湾红色血脉,才有可能重建作为中国叙述的“台湾问题”。 下篇则借助《新中国少数民族影像书写:历史与政治——兼对“重写中国电影史”的回应》一文,探讨了“新中国少数民族影像:历史与政治”这一主题。作者从中国的语境出发,对西方文化多元主义认同理论进行必要的回应,通过对少数民族影像概念建构的批评性回顾,指出从“华语语系”到“华语电影”等海外中国电影研究范式所存在的问题:遮蔽和否定了新中国基于民族平等的政治理念而进行的丰富与复杂的影像实践。

作者简介

  吕新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康奈尔比较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新纪录运动、影视理论、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三农问题等,著有《乡村与革命》《书写与遮蔽:影像、传媒与文化论集》《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神话?悲剧?〈诗学〉——对古希腊诗学传统的重新认识》《乡村与国家》《学术、传媒与公共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等;主编“纪录影像:海外与中国”丛书,2013年起由复旦大学出版社陆续推出;并且联合主编“批判传播学”系列丛书,2014年起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陆续推出。此外,目前还担任:《新闻大学》栏目主编,《电影艺术》编委,Trans Asia: Screen Cultures丛书国际编委;Studies in Documentary Film 期刊国际编委;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期刊国际评委等学术职务。

图书目录

上篇 “美术”作为中国的世界史
1937年:“文献展”中的中国与世界——兼论中国“美术”观念的历史嬗变
引言
(一) 30年代文献展:“救亡”与“保守”的双重奏
(二) 1937:世界博览会与中国的“民族主义”
(三) 文献展与美术馆中的“世界史”
(四) “赛会”与“美术”的兴起
(五) “多美术而少实用”:文化保守主义与“美术”的嬗变
(六)鲁迅对“美术”的双重批判:“为人生”的“美术”观
(七)推陈出新:“美术革命”与30年代新兴木刻艺术
结语:从“送去主义”到“拿来主义”:“美术”作为中国的世界史
国事、家事、天下事——《良友》画刊与现代启蒙主义
把影像敞开成为“战场”——“《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30周年学术展”感言

中篇 作为中国叙述的“台湾问题”
“台独”的历史根源:从“白团”到“台湾帮”——作为中国叙述的“台湾问题”
引言:今天的台湾问题
(一)解开历史叙述的纠结:“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的真相
(二)从“白团”到“台湾帮”:台独的历史根源
(三)红色血脉:作为反抗帝国主义的民主/民族革命的台湾历史
(四)作为台湾问题的“新民主主义论”与“转型正义”
结语:作为“台湾问题”的中国叙述
互为镜像 血肉相连——郭力昕教授《纪录片的政治》序

下篇 新中国少数民族影像:历史与政治
新中国少数民族影像书写:历史与政治——兼对“重写中国电影史”的回应
引言
(一)焦点:少数民族影像概念的建构
(二)统一战线与阶级斗争:国家与民族话语的变奏
(三)不仅是见证:社会发展与传播
(四)“科学纪录片”与党对“真实性”的要求
结语:没有过去的历史
华语语系、华语电影与学术主体性:问题究竟在哪里?
——在“‘华语电影’研究与‘重写电影史’工作坊”的发言

附录
青春断代史——从《人生》到《小时代》
《朗读者》与中国综艺节目的未来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