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理论法学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定 价:¥98.00

作 者: 李兰英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9727055 出版时间: 2018-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501 字数:  

内容简介

  《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系厦门大学经济犯罪研究中心和泉州市人民检察院专门就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问题开展合作研究的重要成果。《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总共九章内容,既阐述了知识产权刑事法保护的现状困境、立场限度、发展构想、“两法衔接”、财产执行等基本问题,又分析了涉及各个具体知识产权犯罪的典型疑难问题;既对传统的侵犯商标权犯罪、侵犯专利权犯罪、侵犯著作权犯罪、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有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又结合现实的新型知识产权犯罪具体形态,如互联网领域的知识产权犯罪进行前瞻性的思考。本书中援引的案例主要是以“品牌之都” 泉州市发生的真实典型案例为代表,基本涵盖了知识产权犯罪各种典型的疑难问题,对于知识产权犯罪的实务探讨和理论研究都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兰英,1966年3月生,河北省保定市人。现为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经济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刑法学专业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博士后,北京大学法学院以及牛津大学犯罪学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刑事诉讼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厦门市人民检察院、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司法部门的专家咨询委员。迄今为止,出版著作五部,译著一部,发表文章七十余篇,承担国际国内项目二十余项,教学科研获省部级奖励七项,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网络金融犯罪的综合治理研究》的首席专家。曾入选“福建省优秀法律人才”“福建省优秀社会青年科学家”“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被评选为厦门市“劳动模范”。高扬捷,1963年7月生,福建省平潭人,研究生学历。现任泉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高级检察官。曾任高校、党校教师,基层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历经省、市、县三级检察机关等多岗位锻炼。自2015年3月在泉州市人民检察院任职以来,坚持创新驱动,带领全市检察机关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在检察监督指导中心建设、“亲清护企”服务非公经济发展、金融与知识产权犯罪检察、未成年人检察等领域进行探索与实践,为检察工作的稳步发展与改革创新贡献了泉州经验。与此同时,一直坚持对检察理论及实务的关注和研究。带领研究团队主持*高人民检察院基础理论或应用研究等重点课题八项,在《人民检察》 《中国检察官》《检察日报》《检察研究参考》 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编并出版了 《金融犯罪证据规格》一书。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章知识产权刑事法保护的检视与建构
第一节知识产权刑事法保护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当前知识产权犯罪的类型及数据情况
二、当前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呈现出的特征
第二节知识产权刑事法保护的立场及限度
一、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价值取向
二、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知识产权刑事法保护的发展构想
一、知识产权刑事实体法的保护
二、知识产权刑事程序法的保护
三、加强知识产权犯罪的电子证据的取证与运用
四、知识产权犯罪中刑事和解的运用
第四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涉财产部分的执行问题
一、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涉财产执行的实践情况分析
二、知识产权犯罪涉财产部分执行路径探索
三、检察机关对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涉财产部分执行的监督与作为
第二章知识产权行政与刑法的双重保护衔接问题
第一节知识产权保护的“双轨模式”带来的弊端
一、知识产权双重保护的现状阐释
二、近五年知识产权案件移送的数据统计:以商标案件为例
第二节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边界
一、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理论根基
二、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原则
三、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界分标准
第三节我国知识产权行刑保护相互衔接的基本思路
一、内部规则的科学化
二、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第四节我国知识产权“两法衔接”的检察监督权的外在保障
一、检察机关在“两法衔接”中的功能定位
二、检察职能在“两法衔接”监督中的实践难题
三、知识产权保护“两法衔接”有效监督的构建
第三章双螺旋模式下商标权刑事法保护研究
第一节商标权刑事司法保护的现实图景
一、现实图景一:大数据流变下的商标权犯罪
二、现实图景二:典型案例下的商标权犯罪
第二节侵犯商标权的犯罪动因研究
一、原因探析之一:制度架构之阻却
二、原因探析之二:心理曲断之思考
第三节商标权刑事司法保护不力之对策
一、消除各利益方不良心理的制度建构
二、发挥检察机关的特殊作用
第四章假冒注册商标罪专题研究
第一节假冒注册商标罪概述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二、假冒注册商标罪认定的司法困境
第二节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法益分析
一、商标观念的流变
二、商标刑事立法的价值取向
三、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侵害法益
第三节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客观方面分析
一、本罪中“注册商标”概念的厘清
二、本罪中“同一种商品”的认定
三、本罪中“相同的商标”的内涵
四、对假冒注册商标罪中“使用”的理解
五、对无实际被假冒对象的假冒行为的分析
六、假冒服务商标是否构成犯罪的思考
第四节假冒注册商标中单位犯罪的认定
一、与假冒注册商标单位犯罪相关的规定
二、单位犯罪的核心要件分析
三、假冒注册商标犯罪中的单位犯罪
第五节假冒注册商标中罪数问题的认定
一、假冒注册商标所涉罪名的简要分析
二、我国罪数理论的检讨及重构
三、罪数理论对于前述案件之检视
第六节假冒注册商标中帮助行为的认定
一、认定帮助行为的判决分歧
二、我国关于帮助行为的规范分析
三、帮助行为处罚认定路径之争
四、假冒注册商标中的帮助行为认定标准
第七节互联网背景下的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研究
一、互联网关键字搜索的认定
二、网络交易平台刑事责任的判断标准
第五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专题研究
第一节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概述
一、立法沿革与发展
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构成要件
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争议问题
第二节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主观罪过分析
一、“明知”的理解与认识
二、“明知”的认定
第三节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销售行为分析
一、如何理解认定本罪中的“销售”
二、如何理解认定本罪中的“销售行为”
三、本罪中“销售行为”的具体认定问题
第四节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销售金额认定
一、销售金额刑法问题的由来
二、销售金额的刑法规制
三、“销售金额”的界定
四、销售金额计算标准存在的问题
五、销售金额计算标准的完善路径
第五节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既未遂形态问题探析
一、未遂形态是否存在之争
二、未遂形态的具体认定
三、已销售与未销售并存情形定罪量刑的认定
第六节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竞合犯认定
一、本罪与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区分及竞合
二、本罪与非法经营罪的区分及竞合
三、本罪竞合犯的认定
第七节微商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认定
一、微商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界定
二、微商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的特点
三、微商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的司法认定难点
四、微商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的认定对策
第六章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专题研究
第一节概念厘清与问题所在
一、本罪相关概念的厘清
二、争议问题概览
第二节“造假自用”行为的性质纠葛
一、本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之间是牵连犯关系
二、本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之间是吸收犯关系
三、数罪并罚
第三节本罪客观方面注册商标标识的数量认定
一、“独立载体说”“实际数量说”及其缺陷
二、使用样态与主观认识综合说之提倡
第四节本罪的未遂形态
一、如何理解犯罪构成与分则罪状之间的关系
二、犯罪情节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及法律性质
三、情节犯能够成立未遂
第五节本罪的共犯问题
一、本罪教唆犯与共谋共同正犯问题
二、本罪的帮助犯
第七章假冒专利罪专题研究
第一节假冒专利罪的司法形势
一、认定本罪“情节严重”标准较高
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对“假冒”外延界定的差异
三、对《刑法》第216条罪状性质的认识分歧
第二节假冒专利罪客观行为及其认定
一、“假冒他人专利”的理解
二、非法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不是假冒专利罪的实行行为
第三节冒充专利是否构成假冒专利罪
一、冒充专利侵犯法益分析
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对冒充专利行为的定性
三、“假冒”语义对“冒充”的涵摄
四、冒充行为入罪对法律漏洞的填补
第四节假冒专利罪的司法回应
一、行刑衔接的路径选择
二、罚金刑的确定与司法选择
三、从业禁止的适用之提倡
第八章侵犯著作权罪专题研究
第一节侵犯著作权罪概述
一、侵犯著作权罪的概念和特征
二、侵犯著作权罪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二节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的认定
一、“以营利为目的”的司法判断
二、“以营利为目的”的存废之争
第三节侵犯著作权罪“复制发行”的认定
一、对“复制”的理解
二、对“发行”的理解
第四节侵犯著作权罪既未遂的认定
一、侵犯著作权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
二、侵犯著作权罪既未遂的判断标准
第五节侵犯著作权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分与竞合
一、侵犯著作权罪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区分与竞合
二、侵犯著作权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区分与竞合
三、侵犯著作权罪与非法经营罪的区分与竞合
第六节非法制售、使用“外挂”与侵犯著作权罪
一、“外挂”的界定
二、非法制售“外挂”的刑法规制
三、使用非法“外挂”的刑法规制
第七节网络游戏“私服”与侵犯著作权罪
一、网络游戏“私服”的界定
二、架设、运营网络游戏“私服”的刑法规制
三、网络游戏“私服”玩家的刑法规制
第八节网络链接与侵犯著作权罪
一、网络深度链接的刑法规制
二、擅自在他人网站上加挂链接的刑法规制
第九节规避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与侵犯著作权罪
一、对规避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的理解
二、规避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的刑法规制
第十节网络环境中侵犯著作权罪的“数额”认定
一、侵犯著作权罪“数额”认定在网络环境中面临的挑战
二、应对的方法
第九章侵犯商业秘密罪专题研究
第一节侵犯商业秘密罪概述
一、商业秘密的保护现状
二、刑法介入商业秘密保护的必要性和有限性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本质特征
四、我国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法律规定
第二节侵犯商业秘密罪“商业秘密”的认定
一、商业秘密成立要件之解析
二、商业秘密“秘密性”的认定
三、商业秘密“价值性”的理解
四、商业秘密“保密性”的界定
第三节侵犯商业秘密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罪过形式争论
二、推定“应知”的主体是司法机关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是否包括过失的应然追问
第四节侵犯商业秘密罪“复合法益”之探析
一、“法益识别”的司法意义
二、本罪“秩序法益”的辨别
三、本罪“个人法益”的甄别
四、本罪“秩序法益”与“个人法益”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侵犯商业秘密罪“不法行为”之定型
一、“不法行为”类型化的实践意义
二、“不法行为”类型化的建构思路
三、“不法行为”类型化的重新建构
第六节侵犯商业秘密罪“重大损失”之评价
一、“重大损失”认定的实务困境
二、“重大损失”的评价范围
三、各类不法行为“重大损失”的评价路径
四、“重大损失”评价路径的实践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法条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