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识读物专利司法政策与案件裁判

专利司法政策与案件裁判

专利司法政策与案件裁判

定 价:¥79.00

作 者: 宋建宝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9727468 出版时间: 2018-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376 字数:  

内容简介

  《专利司法政策与案件裁判》首先探察专利制度的基本原理,以历史为脉络梳理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论述专利制度的正当性,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和总结现代专利制度的目的,分析专利制度的法律手段及相应的法律构造。接着研究司法政策及专利司法政策的一般理论,论证了司法政策的正当性与必要性,以及司法政策的约束因素,并实证分析和总结我国司法政策以及专利司法政策。*后,以专利授权确权案件、专利侵权案件、专利竞争案件为依托,以现有专利司法政策为切入点,以专利司法审判工作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为重心,通过解读和分析当前专利司法政策,凝练出当前专利司法政策的理念、目标与措施,并就专利审判中一些重要法律问题提出司法裁判规则和标准建议。

作者简介

  宋建宝,男,1976年8月出生,山东郯城人,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现供职于*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十余项课题,在 《知识产权》 等期刊发表三十余篇专业文章。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章专利制度的基本原理与我国的立法实践
第一节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一、专利制度的起源
二、专利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专利制度的基本原理
一、专利制度的正当性理论
(一)专利制度的道德论
(二)专利制度的经济论
二、专利制度的目的论
(一)学理上的分析
(二)立法上的总结
三、专利制度的激励理论
(一)激励发明理论
(二)激励披露理论
(三)激励创新理论
四、专利制度的法律构造——合同理论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专利制度的沿革与发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
二、我国专利法的历次修订
(一)《专利法》的第一次修订(1992年)
(二)《专利法》的第二次修订(2000年)
(三)《专利法》的第三次修订(2008年)
(四)《专利法》的第四次修订(正在进行中)
三、我国专利制度的目的
第二章专利司法政策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节政策的分类及其系统性
一、政策的分类
二、政策的系统性
(一)单项政策与政策系统
(二)政策系统的结构
(三)政策系统的整体效应
第二节司法政策的基本理论及中国实践
一、司法政策的概念
(一)司法政策的内涵
(二)司法政策的外延
二、司法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司法政策的正当性
(二)司法政策的必要性
(三)司法政策的功能
三、约束司法政策的考量因素
(一)特定的司法需求
(二)政治权力系统的结构
(三)司法权的职责范围
四、我国司法政策的实践
(一)司法文件
(二)司法解释
(三)个案裁判
第三节专利司法政策综述
一、专利司法政策的基本理论
(一)专利司法政策的必要性
(二)专利司法政策的限定因素
(三)专利司法政策的定位
二、我国专利司法政策的具体实践
(一)专利司法文件
(二)专利司法解释
(三)专利司法个案裁判
三、新时代中国知识产权制度新使命的逻辑解读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二)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只是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一种法律手段
第四节我国知识产权法院建设与改革述评
一、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
(一)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背景与过程
(二)知识产权法院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三)知识产权法院的特点
二、司法改革的先行先试
(一)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二)上海知识产权法院
(三)广州知识产权法院
三、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先行探索
(一)探索建立技术事实查明机制
(二)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审判案例指导制度
(三)探索跨省级行政区划案件的集中管辖机制
(四)积极探索焦点式庭审程序
(五)注重确立裁判规则
四、结束语
第三章专利授权确权案件的司法政策
第一节专利授权确权程序
一、中国专利授权确权程序
(一)中国专利授权程序
(二)中国专利确权程序
(三)我国第四次专利法修订《送审稿》对确权程序的修订意见及其评述
二、美国专利授权确权程序
(一)美国专利授权程序
(二)美国专利确权程序
三、比较与小结
第二节专利申请文件的披露问题
一、专利说明书公开是否充分的问题
二、权利要求书是否得到说明书的支持问题
(一)权利要求书的作用
(二)权利要求书与说明书的关系
(三)“权利要求书以说明书为依据”的具体含义及其立法目的
(四)权利要求是否得到说明书支持的司法判断
三、权利要求书是否清楚的问题
(一)“权利要求书是否清楚”的判断主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
(二)“权利要求书清楚”与权利要求撰写错误之间的关系
(三)“以说明书为依据”与“权利要求清楚”之间的关系
四、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是否超范围的问题
(一)立法目的分析
(二)“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的司法界定
(三)判断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是否超出范围应当考虑个案特点
(四)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权利要求书的修改方式
(五)针对“发明点”和“非发明点”的修改而采取不同的标准
第三节可授予专利权客体的判断标准
一、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及其实践
二、美国专利法的规定及其实践
(一)Diehr案
(二)Flook案
(三)其他类似案件
三、中美对待新技术的立场
(一)生物技术领域发明
(二)计算机软件技术与商业方法
四、比较与小结
第四节实用性的判断标准
一、我国的实用性标准
二、美国的实用性标准
三、比较与小结
第五节新颖性的判断标准
一、新颖性的定义及标准
二、我国新颖性的规定及实践
(一)我国《专利法》中新颖性的标准
(二)现有技术的判断
(三)新颖性的审查原则
三、《美国专利法》中的新颖性
(一)美国2011年专利法修订前
(二)美国2011年专利法修订后对新颖性的影响
四、比较与小结
第六节创造性的判断标准
一、我国的“创造性”标准
(一)我国《专利法》“创造性”标准概述
(二)当前专利“创造性”相关概念的定义与理解
(三)当前专利“创造性”的具体判断
二、美国的“非显而易见性”标准
三、比较与小结
第四章专利侵权案件的司法政策
第一节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
一、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前提与依据
(一)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前提:专利权推定有效原则
(二)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依据
二、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原则
(一)全部技术特征原则与多余技术特征指定原则
(二)我国专利司法政策的历史沿革与具体选择
(三)多余指定原则的政策评述
三、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限定因素
(一)创新程度对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作用
(二)发明目的对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作用
(三)主题名称对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作用
(四)实施例对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作用
(五)使用环境特征对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作用
(六)技术特征中的术语对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作用
四、专利权利要求的解释规则
(一)以所属领域技术人员为主体进行解释
(二)“一般含义”规则
(三)“特别含义”优先规则
(四)权利要求的区别解释规则
(五)解释专利权利要求所使用的证据及其运用
(六)包含功能性技术特征的权利要求的解释
第二节判定被诉侵权物是否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
一、技术特征再现在量的方面的要求
(一)全面覆盖原则
(二)全面覆盖原则与“不完全实施”
二、技术特征再现在质的方面的要求
(一)相同原则
(二)等同原则
(三)等同原则与变劣实施
三、适用等同原则的司法限制
(一)适用等同原则的司法政策趋势:适度从严
(二)等同原则适用的司法限制
四、专利侵权构成的举证问题
(一)产品专利侵权的举证责任
(二)方法专利侵权的举证责任
第三节不侵权抗辩的司法适用
一、现有技术抗辩的司法政策
(一)现有技术抗辩在司法政策上的初步引入
(二)现有技术抗辩在司法政策上正式适用
(三)现有技术抗辩在司法政策上的进一步扩张
(四)目前司法政策对现有技术抗辩的适用
(五)小结
二、先用权抗辩的司法政策
(一)现行司法政策的相关规定及其述评
(二)司法个案中先用权抗辩的审查与认定
三、医药领域Bolar例外的抗辩
(一)Bolar例外的背景
(二)Bolar例外抗辩在我国司法政策上的间接否认
(三)Bolar例外抗辩在我国司法政策上的初步探讨
(四)Bolar例外在我国司法政策上的“曲线”引入
(五)Bolar例外的独立入法
四、专利权穷竭抗辩
(一)专利权穷竭制度的立法目的
(二)专利权穷竭制度在我国专利立法中的历史沿革
(三)专利权穷竭制度在司法中的理解与适用
(四)有待继续充实的司法政策空间
第四节专利侵权的司法救济措施
一、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的救济措施
(一)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救济措施概述
(二)我国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措施的立法规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
(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行为保全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
(五)典型案件分析
二、停止侵害的民事责任
(一)衡平法上的永久禁令及其在专利侵权案件中的适用
(二)我国专利侵权案件中适用停止侵害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
(三)停止侵害民事责任在我国专利侵权案件中的适用
(四)专利侵权案件中不适用停止侵害民事责任的建议
三、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一)我国损害赔偿民事责任专利立法的历史沿革
(二)我国专利司法政策对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立法的理解与适用
(三)损害赔偿责任在专利侵权司法个案中的具体适用
第五章涉专利竞争案件的司法政策
第一节确认不侵犯专利权案件的司法政策
一、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的背景:诉前警告功能的异化
二、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的基本理论:以反不正当竞争诉权为切入点
(一)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的利益基础:以权利的本质为出发点
(二)反不正当竞争诉权的司法标准:以美国联邦反不正当竞争诉权的司法裁判标准为样本
(三)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的本质和目的
三、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在司法上的逐步引入
(一)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
(二)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四、“侵权警告”的认定标准:从形式到对象呈扩张趋势
(一)“血塞通”案:被告向原告发送侵权警告
(二)“电磁锁”案和“无放射源核料位计”案:被告向原告的客户发送侵权警告
(三)“木工雕刻机”案:被告在展会上投诉原告专利侵权
(四)“桂枝茯苓片”案:被告起诉原告侵犯专利权后又撤诉
(五)“金刚藤”案:被告向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反映原告涉嫌侵犯专利权
五、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的管辖
(一)侵权之诉的地域管辖
(二)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地域管辖的个案分析
(三)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与专利侵权之诉管辖争议的解决
六、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中两个未决问题
(一)问题一: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中的损害赔偿问题
(二)问题二: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的举证责任问题
第二节涉专利反垄断审查案件的司法政策
一、我国涉知识产权反垄断审查的实践
(一)我国涉知识产权反垄断审查的立法规定
(二)我国涉知识产权反垄断审查的司法解释
(三)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审查的行政执法实践
二、美国专利反垄断司法审查的历史考察
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反垄断司法审查
(一)案情简介
(二)相关市场的界定问题
(三)认定市场支配地位的一般方法
(四)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认定
(五)本案审理法院对相关问题的处理
四、涉专利垄断协议的反垄断司法审查
(一)FTCv.WatsonPharmaceuticals,Inc.案的基本情况
(二)《美国HatchWaxman法》简介
(三)专利诉讼反向支付和解协议是否需要进行反垄断审查
(四)如何对专利诉讼反向支付和解协议进行反垄断审查
(五)适用何种判定原则对专利诉讼反向支付和解协议进行审查
(六)对专利诉讼反向支付和解协议进行反垄断审查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七)结论
第三节实施纳入标准的专利问题
一、实施纳入标准的专利是否构成侵权
(一)最高人民法院〔2008〕民三他字第4号复函
(二)《CL结构设计规程》案
(三)小结
二、实施纳入标准的专利的许可费或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
(一)〔2008〕民三他字第4号复函
(二)《CL结构设计规程》案
(三)“FRAND”原则下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的计算
结束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专利政策
一、专利制度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法律保障
二、法律程序的设置应有助于专利权的保护
三、专利授权确权的实质要件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四、要从促进科技创新、促进专利实施的角度处理专利侵权案件
五、专利侵权的法律救济要宽严适当
六、采取多种制度限制专利权的滥用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