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彤华(1929—2018)——江苏无锡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病理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5—1995年任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现任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教授。曾任多届《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副主编及名誉主编,《诊断病理学杂志》名誉主编,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务委员,国际病理学会中国地区分会司库,《国际外科病理学杂志》编委,多届《中华医学杂志》中文版及英文版编委。刘彤华院士从事病理诊断工作至今已60余年,有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深的学术造诣,诊断正确率高,深得临床医师和患者的信任。其科研工作紧密联系临床实践,发表论文240余篇。近三十年来带领科研组建立了五株人胰腺癌细胞系,重点研究胰腺癌的形态、分子诊断、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曾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1985年及1993年)以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1995年)。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一直进行胰腺癌实验性基因治疗的研究,在抑制胰腺癌生长方面,在细胞体外生长及裸鼠体内生长水平上均获得了明显效果。在内分泌肿瘤的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刘彤华院士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引领病理学科的发展。21世纪的临床医学进入个性化医疗时代,肿瘤治疗也进入靶向治疗时代,刘彤华院士率先在国内提出了靶向治疗需要靶向诊断的概念,建立了分子病理遗传实验室,拓展了病理学的发展方向,提升了病理医生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地位。在病理教学60余年的工作中,已培养50余名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及大量进修生,她对学生严格要求、细心呵护、精心指导,为中国病理学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1988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评为中国医学科学院24位名医之一;1995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奖章”;2003年获首都劳动奖章;2010年获北京医学会医学成就奖;2011年获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