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清汲古阁毛表校刻洪兴祖《楚辞补注》为底本。因其虽非宋椠,但讹误*少。刘师培曾说:“毛刊洪氏补注本,出自宋椠,尤为近古。”是可信的。(补注本,虽有明翻宋本(即为《四部丛刊》初编所辑者)及清乾隆间吴郡陈枚宝翰楼翻刻本、清道光二十六年长沙惜阴轩丛书翻刻本、清同治十一年金陵书局翻刻本及日本宽延二年皇都书林翻刻本,皆不及汲古阁本精善。)然后与敦煌旧钞本隋僧智鶱楚辞音残卷、日本金泽文库藏唐写本陆善经文选集注残卷、韩国藏奎章阁翻刻宋秀州《文选》六臣注本、日本藏宋绍兴间明州州学翻刻《文选》六臣注本、宋理宗间建阳翻刻赣州《文选》六臣注本、宋淳熙尤袤校刻《文选》李善注本、明正德十三年高第、黄省曾翻宋《楚辞章句》本、明隆庆五年朱多煃夫容馆翻宋《楚辞章句》本、明隆庆间朱一夔、朱一龙校刻《楚辞章句》本、清《四库全书》文渊阁、文津阁、文澜阁所藏《楚辞章句》钞本、日本宽延三年庄允益校刻王注《楚辞》本等多种刻、钞本对校。若底本有敚讹,则据他本补之。其体例:以章句释词为目,始为楚辞正文,次为章句注文,次为诸版本及魏晋以下至唐宋援引章句异文。每条之下,先校雠章句旧文,而后疏证其义。本书于章句文字,或据汉世音韵比较折中,或因汉代习语详加释义。疏义则以章句诠解为基础,以周、秦、两汉文献疏通王逸故训及用典来历,以出土文献发明和印证《楚辞》的新义旧说。本书疏证不墨守《章句》旧说,对历代注释及时贤新说多所参证,为楚辞研究的集成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