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清:五进中南海的医疗保健总管/1
1955年初,王敏清就把自己的全部家当,捆在自行车上进了中南海。初进中南海时,他住在勤政殿的东边,距离毛泽东居住的菊香书屋不远。中南海保健组,又称中央办公厅警卫局的保健处,他们在中南海里就归中央办公厅警卫局领导。
林克:毛泽东的秘书兼英文“老师”/46
毛泽东有一个藏书颇丰的书房,当人们走进曾经开放过一段的毛泽东故居,无不对他工作台上、茶几上甚至满床的书籍,留下极强烈的印象。毛泽东一生求索,从无止境;而领导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完成史无前例的革新,要求他心连广宇,精骛八极。
马晓先:红墙内的女护士长/71
当时还在中南海内的领导人主要有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陶铸、陈毅、李富春、李先念。没过多久,邓小平、董必武的家就搬出了中南海,虽说不在中南海了,但涉及他们治疗护理的事,也都还是由马晓先承担。
杨尚昆:我本人其实就是个大秘书/122
杨尚昆在七八年间,根据情况的变化发展,不断对中央工作机构调试完善,既有预见性和敏锐感知的明智,又有许多独创性。经他主持调试完善后的中央办公厅工作格局,至今变动甚小,可见他的举措既符合当时的领导工作需求,又有比较长远的思考,是经得起历史发展考验的。
田恒贵:中南海里的工程师/159
从1954年到1958年,围绕毛泽东居住的菊香书屋的改造问题,曾多次做过计划和设计。原来中直修办处的两位工程师做过精心的设计,并于1954年就画好了改造的图纸。但毛泽东一直都不让修,说国家困难,能节省就节省。
于光远:中共秀才们的那些事/224
于光远先生不同意我的这种感觉:“刘少奇的地位比周恩来重要。我们党的高层领袖中,思想深邃、有理论探索精神的,是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张闻天。任弼时在许多问题上都有自己的见解,而且敢于和毛泽东争辩,可惜他去世得太早了。他病逝后,刘少奇的理论地位更显示了出来。周恩来、朱德则属将构想变为现实的大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