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青年纪录短片的创作,“2016海上影展暨论坛”还首次设立了“新锐纪录短片”竞赛单元,设立了初评、复评、终评三个环节,邀请电影导演朱枫,纪录片导演周浩、杜海滨担任短片竞赛的终评委,最终从141部参赛短片中,评选出了“纪录短片”《蛰夫》(沈韩成)、“优秀纪录短片奖”《风烛明灭,长如瞬间》(刘珉)、“新锐纪录短片奖”《姑婆》(杨宇菲)、“评委会特别奖”《小城故事》(郝雨竹)。以上活动得到了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CNEX、上海季风书园、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的支持。多年来,为了消除纪录片界对小朋友们的神秘感,增强参与意识,我经常不定期地邀请导演来课堂讲座,但这两年一届的影展暨论坛,纯粹是无心插柳,顺便而为。因此,我对于自己的策展人身份总是缺乏足够的认同感,并没有什么长远规划,遑论雄心、抱负。也正因此,海上影展暨论坛的各种信息除了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始至终都没怎么惊动传统媒体。有一次,在翻阅多年来参赛参展收集的各种影展手册时,恍然间意识到,其实策展也可以视为一种交互创作:在网站(社交媒体)上开宗明义,确定选片标准时,你的创作就已经开始;征集稿件、遴选稿件,这是在做素材收集、整理工作;确立人选、入围片目,将相关简介、剧照、片花放到每个单元,其实正是你价值取向、美学特色的反映;随着影展召开,导演、专家与普通观众的不断进入、参与、互动、交流,你策划的这个大作品也在不断生长、变化,甚至呈现出让你惊艳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