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中国医学经方温化发微

经方温化发微

经方温化发微

定 价:¥49.00

作 者: 赵亮 著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3255134 出版时间: 2019-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字数:  

内容简介

  《经方温化发微》创新性提出“药证是方证的尖端”的学术观点,系统阐释温化寒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通过经方临证实录进行验证。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论述经方温化理论,包括温化溯源、温化立法、寒温之辨、温化治法;中篇为经方温化临床,分上焦、中焦、下焦进行论述,涉及32种病证,并附有精彩医案;下篇为医话,主要为作者临床经验的总结,其中不乏一些独到见解。本书内容翔实,语言清晰明了,对经方临床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赵亮,男,河南新乡人,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湛江市(Number 1)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脾胃肝胆病研究所所长、广东省首批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健康科普专家、广东省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曾荣获湛江首届好医生、全国首届“经方之星”等荣誉称号。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治未病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古代经典名方“经方温化”学术团队带头人。 受聘北京青橘中医客座教授、京城医馆特聘临床教授。

图书目录

上篇 经方温化理论
第一节 温化溯源
第二节 温化立论
第三节 寒湿之辨
第四节 温化治法
中篇 经方温化临床
第一节 上焦温化
一、干咳未必是阴虚,温肺化饮是关键
二、鼻炎宣通一时效,标本兼治可除根
三、眩晕并非皆木旺,温化寒饮功效良
四、莫见咽痛就清热,温化伏火取效捷
五、莫见失眠就安神,助眠亦可温化饮
六、产后头痛莫要怕,营卫不足用新加
七、脱发未必是血燥,温阳化饮养血好
八、心下停水易短气,严重患者可心悸
九、心下停饮背恶寒,口干养阴未必痊
十、高热未必是阳明,大汗大渴无大热
十一、苦寒虽可降血糖,阳虚宜温且莫忘
十二、颈椎按摩虽有效,手麻落枕经方好
十三、瘀血日久易健忘,瘀血暴来人发狂
十四、盗汗莫要阴中求,调和营卫方可救
十五、身痒不全是表证,温阳化饮亦有功
十六、口腔溃疡多由火,阳虚潜阳不可缺
第二节 中焦温化
一、诸呕胃反用半夏,水入即吐五苓散
二、腹泻虽多是炎症,清热未必建奇功
三、便血分清远和近,温阳也能建奇功
四、噫气不除用旋复,橘皮专治嗳后舒
五、虚寒腹痛用建中,大小黄芪要分清
第三节 下焦温化
一、咳而遗尿膀胱咳,若兼气虚化春泽
二、尿频并非皆湿热,气化失司要明确
三、腰痛肾虚常为本,寒湿瘀血是为标
四、抽筋莫要忙补钙,芍药甘草附子快
五、水肿要在肺脾肾,麻黄茯苓防己神
六、长期低热莫过清,温阳常可建奇功
七、阳痿并非纯肾虚,桂枝龙牡乌梅奇
八、带状疱疹神经痛,附子瓜蒌建奇功
九、血压升高机理明,活血利水行气宁
十、痛风虽是尿酸高,桂枝芍药知母效
十一、精少不育补肾气,痛经可用归四逆
下篇 静心斋医话
第一节 诠释伤寒六经辨证
第二节 伤寒定法与读书笔记
第三节 关于经方中药物剂量的换算
第四节 流行性感冒的六经辨治规律
第五节 登革热的六经辨治规律
第六节 临证如何辨析寒热错杂
第七节 浅谈附子的用法和用量
第八节 关于中药的煎服法
第九节 浅谈“用药如用兵”
第十节 关于“君臣佐使”的再认识
第十一节 今人为何生病多
第十二节 阳气的重要性
第十三节 如何固护人体的阳气
第十四节 今人为何“虚不受补”
第十五节 关于乙肝的思考
第十六节 关于肿瘤的思考
第十七节 学中医的四重境界
第十八节 中医五字真言
第十九节 试论西医与中医的区别
第二十节 谈中医分科之弊端
第二十一节 尽信书不如无书
第二十二节 可怕的中医自圆其说
第二十三节 需要重新解读的“膏方”
第二十四节 健康问答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