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第1章 滇池流域概况 1
1.1 自然环境状况 1
1.1.1 滇池及流域基本情况 1
1.1.2 滇池水系及水资源概况 2
1.2 滇池流域水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 7
1.2.1 滇池水环境质量现状 7
1.2.2 滇池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8
1.2.3 滇池主要入湖河道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 15
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6
1.3.1 行政区划及人口 16
1.3.2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17
1.4 本章小结 18
第2章 滇池流域污染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 19
2.1 点源污染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19
2.1.1 污染现状及特征 20
2.1.2 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22
2.2 农村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30
2.2.1 污染现状及特征 30
2.2.2 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38
2.3 城市面源污染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47
2.3.1 污染现状及特征 48
2.3.2 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54
2.4 内源污染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63
2.4.1 污染现状及特征 63
2.4.2 内源污染变化趋势 103
2.4.3 原因及问题分析 116
2.4.4 小结 119
2.5 滇池流域入湖污染负荷组成及时空分布特征 120
2.5.1 外源污染负荷产生量及入湖量变化趋势 120
2.5.2 入湖污染负荷构成特征及变化趋势 121
2.6 本章小结 130
第3章 滇池水污染治理概况 132
3.1 滇池水污染治理基本概况 132
3.1.1 “九五”滇池治理情况 133
3.1.2 “十五”滇池治理情况 134
3.1.3 “十一五”滇池治理情况 135
3.1.4 “十二五”滇池治理情况 136
3.1.5 “十三五”以来滇池保护治理情况 137
3.2 滇池治理六大工程 137
3.2.1 环湖截污及交通工程 137
3.2.2 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138
3.2.3 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 138
3.2.4 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139
3.2.5 内源污染治理工程 140
3.2.6 外流域引水及节水工程 140
3.3 本章小结 140
第4章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方法 142
4.1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42
4.1.1 国外水质目标管理经验 142
4.1.2 我国水质目标管理体系的发展 144
4.1.3 水质目标管理体系内涵与特点 147
4.2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体系关键技术方法 148
4.2.1 流域控制单元划分 148
4.2.2 水环境质量基准及标准确定 151
4.2.3 流域污染源调查 154
4.2.4 水环境容量 157
4.2.5 河湖水质响应关系研究 165
4.2.6 流域污染物总量分配 174
4.3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方法展望 177
4.3.1 水生态环境分区 177
4.3.2 水生态基准 178
4.3.3 水生态模型 178
4.4 本章小结 179
第5章 滇池流域水质目标管理 180
5.1 滇池流域陆域污染负荷迁移转化模型和湖体水质水动力模型构建 180
5.1.1 滇池流域陆域污染负荷迁移模型构建 180
5.1.2 滇池湖体水质水动力模型构建 204
5.2 滇池流域入湖污染负荷特征研究 236
5.3 滇池流域河湖水质响应关系 238
5.4 入湖河流水质目标 243
5.4.1 控制断面水质改善需求 243
5.4.2 入湖河流水质目标 245
5.5 流域污染总量控制策略 249
5.6 本章小结 250
第6章 滇池流域精准治污实践 253
6.1 盘龙江片区精准治污决策方法 253
6.1.1 盘龙江片区精准治污决策思路 253
6.1.2 盘龙江片区精准治污技术路线 253
6.2 盘龙江片区概况 254
6.2.1 盘龙江片区范围 254
6.2.2 盘龙江片区水系分布 255
6.2.3 盘龙江片区主要排水设施分布 255
6.2.4 盘龙江片区土地利用情况 257
6.2.5 盘龙江水质特征 258
6.3 盘龙江精准治污控制单元划分 261
6.3.1 盘龙江排放口核查 261
6.3.2 盘龙江精准治污控制单元划分 262
6.4 盘龙江片区陆域污染负荷迁移模型构建 264
6.4.1 盘龙江片区陆域污染负荷迁移模型选择及模型原理 264
6.4.2 盘龙江陆域污染负荷迁移模型构建 276
6.5 盘龙江片区入河污染负荷核算 287
6.5.1 盘龙江片区入河总量及污染特征 287
6.5.2 盘龙江片区入河量空间分布特征 290
6.5.3 盘龙江片区重点控制单元确定 291
6.6 盘龙江片区重点控制单元污染负荷削减方案 291
6.6.1 盘龙江水质现状与水质目标的差距 291
6.6.2 北辰大沟控制单元污染负荷削减方案 292
6.6.3 学府路沟控制单元污染负荷削减方案 297
6.6.4 核桃箐沟控制单元污染负荷削减方案 301
6.6.5 花渔沟控制单元污染负荷削减方案 306
6.7 本章小结 312
主要参考文献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