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先进设计方法”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1
1.1 船舶设计工作概况 1
1.1.1 船舶设计工作的重要性 1
1.1.2 船舶设计技术任务书 1
1.1.3 船舶设计阶段划分及提供的主要图样和技术文件 4
1.2 船舶设计工作方法 8
1.2.1 揭露、分析与解决船舶内在的技术经济矛盾 8
1.2.2 逐步近似深化的过程 8
1.2.3 在借鉴与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8
1.2.4 调查研究 9
1.3 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10
1.3.1 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 10
1.3.2 船舶设计的基本要求 10
1.4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 12
第2章 船舶重量及容量 13
2.1 船舶重量 13
2.1.1 重量及重心计算概述 13
2.1.2 重量及排水量分类 14
2.1.3 空船重量计算 17
2.1.4 载重量计算 26
2.1.5 重心估算 28
2.2 船舶容量 30
2.2.1 船舶容量的基本知识 30
2.2.2 所需容量的确定 32
2.2.3 容积估算及舱容校验 37
2.2.4 舱容要素曲线 41
第3章 船舶主要要素的确定 44
3.1 概述 44
3.2 选择船舶主要要素考虑的因素 46
3.2.1 选择船长考虑的因素 47
3.2.2 选择型宽考虑的因素 49
3.2.3 选择吃水考虑的因素 51
3.2.4 选择型深考虑的因素 52
3.2.5 选择方形系数考虑的因素 54
3.2.6 小结 56
3.3 确定船舶主要要素的基本原理 57
3.3.1 确定船舶主要要素的基本思路及流程 57
3.3.2 确立设计船的基本设计思想 59
3.3.3 船舶主要要素的初步拟定 60
3.3.4 重力与浮力平衡 68
3.3.5 性能校核 70
3.4 确定载重量型船舶主要要素的一般步骤及实例 79
3.4.1 一般步骤 79
3.4.2 实例 80
3.5 确定布置地位型船舶主要要素的一般步骤及实例 91
3.5.1 一般步骤 91
3.5.2 实例 95
3.6 其他性能计算实例 118
第4章 型线设计 133
4.1 概述 133
4.2 主要型线要素 135
4.2.1 横剖面面积曲线 135
4.2.2 设计水线形状 143
4.2.3 横剖线形状 146
4.2.4 船首和船尾形状 148
4.2.5 螺旋桨的布置 162
4.2.6 龙骨线与甲板线 164
4.3 型线设计及绘制方法 166
4.3.1 绘制型线图的基本要求 166
4.3.2 自行设计法 167
4.3.3 改造母型法 174
4.3.4 船模系列资料法 186
4.4 型线设计实例 194
4.5 船体曲面表达 209
4.5.1 NURBS基本知识 209
4.5.2 船体曲面NURBS表达 213
第5章 总布置设计 227
5.1 概述 227
5.2 船舶总体规划及建筑形式的选择 229
5.2.1 主船体内部船舱的划分 229
5.2.2 上层建筑及甲板室的形式、尺度及层数 241
5.3 运输船的浮态与纵倾调整 243
5.3.1 船舶浮态要求 243
5.3.2 浮态计算 243
5.3.3 船舶纵倾调整 246
5.4 工作舱室及生活舱室的布置 249
5.4.1 工作舱室设置与分布 252
5.4.2 生活舱室的区划和布置 253
5.4.3 通道、出入口与扶梯的布置 261
5.5 船舶设备的布置 263
5.5.1 锚泊及系泊设备的布置 263
5.5.2 救生设备的布置 267
5.5.3 操纵设备的布置 267
5.5.4 信号设备的布置 268
5.5.5 其他设备的布置 269
第6章 船型技术经济分析与论证 270
6.1 概述 270
6.2 船价估算 271
6.2.1 船价组成 271
6.2.2 造船成本 272
6.2.3 船价估算方法 276
6.3 营运经济性计算 278
6.3.1 运输能力 278
6.3.2 年营运开支 279
6.3.3 年收入及年利润 285
6.4 船舶的主要经济指标 286
6.4.1 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经济指标 286
6.4.2 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经济指标 288
6.5 船型技术经济论证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96
6.5.1 调查研究 296
6.5.2 论证方案的设立 297
6.5.3 船型方案的技术、营运及经济性计算 301
6.5.4 船型方案的优选与排序 302
6.5.5 船型论证中的敏感性分析 311
6.6 秦申线运煤船船型论证实例 313
6.6.1 设计要求及船型的基本构思 313
6.6.2 船型论证的基本步骤及计算模型 313
6.6.3 最优化计算的问题构造及方法选择 315
6.6.4 主机选择 316
6.6.5 最优区分析及最佳方案的确定 317
6.6.6 敏感性分析 319
6.6.7 结论 320
参考文献 321